那個啥,第二卷都結束一段時間了,才寫這個結束語,貌似有點傲嬌了。不過,今天不更新,總要說點什么
才行吧?
第一卷的篳路藍縷,第二卷的東風西漸,終歸都只是一種開篇或過渡。第三卷的卷名叫大洋風云,是真正切
入世界軌跡的篇章,能寫得如何,有點忐忑,題材選擇和17世紀的整個世界進行互動,本身就是一種“有困難要
上,沒困難創(chuàng)造困難也要上”的自虐傾向。
也有讀者問過我,為什么不寫北美西海岸呢。其實最初的劇本就是北美西海岸西雅圖開局的,不過草稿寫了
上萬字,忽然發(fā)現(xiàn)不對。純粹就是個單機游戲!整個西雅圖地區(qū)17世紀周邊幾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也就幾萬印第
安人,想找點本地人互動內(nèi)容玩玩,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還沒有一條腿,要去一趟大明,幾乎環(huán)繞三分之二個太
平洋……
我錯了,那去澳大利亞吧,反正1642也只占了一點點地方,夠你1620再插一根旗。
一塊南洋沃土,回國搬運人口;
每天狂升科技,最后反攻大陸。
24字真言,除了前半句,后半句在起點的劇本至少有2萬份以上。作為學富五車、牛叉傲嬌的某伯,是無論
如何……也要這樣寫的!草稿又寫了上萬字,又忽然發(fā)現(xiàn)不對,我在幫別人改稿子?
于是悲劇的北美東海岸劇本出爐了,直接面向正在近代化的野心勃勃的歐洲,安靜刷怪種田的日子一去不復
返。
……
某伯是個很復雜的人,當過醫(yī)生,扮過民工,做過商賈,裝過文青。選擇這個詭異劇本,純粹無聊到蛋疼。
一位研究美洲歷史的學者寫過一段很經(jīng)典的話:這個星球根本就沒有新世界,只是兩個舊世界的碰撞,是兩
個彼此陌生的人群相逢。
這篇小說的主題亦是如此,新世界并不存在,本質(zhì)也是舊世界的一種探索,舊生活的一種改變,舊思想的一
種進步,不是推倒重來,不是顛覆乾坤,更不是標新立異。求新的對象,不僅僅是17世紀的環(huán)境、人和事,同樣
也包括這群時空穿越客本身。
沒有拯救民族這樣的大義凜然旗幟,更像是一群恨天恨地的現(xiàn)代草根的自我救贖;沒有人定勝天的豪言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