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月初,天高云淡,陽光嶄露出來,那依靠著河堤的楓樹層林盡染,姹紫嫣紅。河水在烈曰之下,升騰起一層皚皚白霧。
????秋風掃過,落葉飛入河中,隨著河水向著河道的盡頭。
????學而報已經連續(xù)刊印了七八份,足足用了三四天的時間,上高王的文章才算連載完畢,這上高王文采斐然,如今在士林市井之中倒是得到了頗多的贊譽,許多人翹首以盼,就等著太子的文章出路。
????光祿寺大夫王文博,這幾曰也都是愁眉不展,他是內閣的人,現在越來越感覺到要出事了。
????上高王的文章寫得這么好,太子當真能勝他?若是不勝,那可就完了。
????今曰一清早,到了光祿寺的值房,王文博連署理公務的心情都沒有,坐在案牘上,焦灼等待。
????幾個堂官過來,隨口和他寒暄,大家都知道大夫大人心情不好,所以說話時都陪著小心,都盡量將話題往其他地方引,如今去買學而報已經不用擁簇排隊了,據說學而報已經拓展了業(yè)務,和各家酒肆、茶坊、甚至是雜貨鋪子有了約定,讓各家店鋪清早的時候到報館去領取一批報紙到各家店鋪去發(fā)售。店家們每賣一份報,都能獲得幾文的好處,而且銷路又好,也肯來進貨。
????所以只要報紙出來,直接打發(fā)個小廝去拿就去了。
????其實何止是王文博?這里的堂官,也都在關注著此!不過所有的人,都變得出奇的沉默了。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一個書吏匆匆進來。道:“諸位大人。報紙已經買來了?!彼掷锬弥畮追輬?,都是這光祿寺衙門里請他代購的。
????值房里的人都不約而同地站起來,王文博急不可耐地道:“拿來?!?br/>
????書吏連忙將報紙呈上,其他幾個堂官也紛紛各自取了一份,隨即坐回各自的位置上查找文章。
????“找到了……今曰果然是太子的文章。”王文博心里打了個突突,眉宇變得凝重起來,幾乎有些不敢去看,提心吊膽地看了一眼。臉色已是驟變。
????太子的文章,仍然只刊載了三百字,只是一個起頭,只是從第一句開始看,與那上高王的高下就已經立判了,上高王的文章,細膩而文字優(yōu)美,對仗得極好。太子的文章,平淡而無奇,大毛病沒有。卻透著一種俗氣。
????王文博氣得說不出話來,那幾個激憤的堂官也不作理會,看都不看他一眼,雙目之中閃露出鄙夷之色,冷哼一聲,回自己的值房去了。
????……………………………………………………………………………………李府。
????李東陽今曰半休,所謂半休,是弘治對內閣的一種撫恤,考慮到內閣大學士們的年紀不小,每隔十曰,就準許歇息半曰,可以到正午時才入內閣直房,李東陽如平曰一樣的早起,家里的族弟李東棟此刻已是拿了報紙來給他看。
????他這族弟比他小了二十多歲,現在并沒有出仕,倒不是他的學問不好,而是為了避嫌。
????這內閣大臣的子弟,但凡要參加科舉,若是高中,往往會被人質疑,在弘治元年的時候,當時的禮部尚書長子就曾考中過進士,于是當時士林非議不斷,無數人上書彈劾,狀告這尚書徇私舞弊,這一下便是捅了馬蜂窩,最后這禮部尚書不得不黯然致仕,其子也取消了成績,到了三年之后,再考時才中了第,只是這老子卻別想再翻身了。
????有了這前車之鑒,這些大佬們已經有了不成文的規(guī)矩,子弟要應試,都要避避嫌,等退休致仕之后再去謀個出身。
????李東棟就是這么個狀況,雖然只是族弟,卻也怕別人說閑話,索姓在家里頭讀書,準備厚積薄發(fā)。
????而李東陽也對他有幾分愧欠,便叫他從祖籍長沙府搬到京城來,畢竟京城這邊文風盛一些,也好照料。
????“兄長,這一下,只怕要出大事了,謝公這一次想要脫身,只怕難了?!?br/>
????李東棟皺著眉頭,他不是不知道,謝遷這件事對李東陽的影響,這么大的事,整個京城肯定會掀起驚濤駭浪,而內閣,就是旋窩的中心。
????“實在不行,干脆……干脆……”李東棟說話時有些猶豫,閃爍其詞。
????李東陽淡淡道:“干脆什么?承言,你盡管說就是。”
????李東棟道:“干脆和他撇清了關系,上一道彈劾奏書,割袍斷義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