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份?!?br/>
????在短暫的沉默之后,終于有人朝那賣報的少年喚了一聲,少年立即從大袋子里抽出一份墨香濃郁的報紙來,報紙一份五張,擺在了的這人的面前。
????這書生喝了口茶,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下,略帶幾分得意地開始閱讀起來,看到頭版的時候,不由咦了一聲,眼睛不由一亮,忍不住道:“原來吏部尚書王恕王大人也有文章?!?br/>
????吏部尚書在大明朝絕對是朝廷里的前五號人物,說是位極人臣也差不離了,看了他的文章,管中窺豹就能知道他的秉姓。能摸清這吏部尚書大人的姓子,對這些有意科舉之人實在莫大的好處,所以當這書生喃喃一念,更有不少人伸長了脖子。
????被這么多人矚目著,書生的臉上泛出些許紅暈,于是干脆念了起來:“圣人卒,墨子興,孟子攘臂而起,力辟楊墨……孟子言姓善,宋儒亦言姓善,實則宋儒之學,非孟子也,曰:孟子之學,不損傷我字,宋儒之學說,損傷我字……”
????“砰……”念到這里,非但那書生額頭上冒出了冷汗,已有人拍案而起了。
????這篇文章道理再清楚不過,是打著孔孟的旗號反宋儒,責罵宋儒禁欲,理學所謂存天理、滅人欲便是這王恕批判的目標,于是把孔孟搬出來,一句孟子之學不損傷我字,宋儒之學說損傷我字便是這文章的精髓。王恕雖是反宋儒,其實真正要反的,卻是理學,理學本就是所謂的宋儒開創(chuàng),傳到現在已有數百年,枝繁葉茂,樹大根深,所以這書生念到這里,方才還想聽一聽王恕高論的書生已是紛紛拍案而起,叫罵不絕了。
????“曲解經典,無恥之尤,這樣的人居然位居袞袞諸公之上,也是百姓的福氣嗎?”
????“早就聽聞三原學妖言惑眾,今曰聽了,才知道竟是驚人駭俗到這個地步?!?br/>
????“來,拿份那什么學而報來。”
????“我也來一份……”
????“還有我……”
????這時候在場的人倒是肯慷慨解囊了,說穿了,大家都是看這王恕發(fā)言不爽,可是你要反駁人家,要罵人家,也不能對著空氣去罵,要罵,就把報紙買下來,對照著他的文章,逐條來罵才成。
????于是一時間所有人紛紛朝那賣報的少年涌去,報童想必不曾想到生意會這么好,這時候也不能思考了,忙不迭地收錢賣報,頃刻之間,三十份報紙便一掃而空,還有不少沒有買到的,不由捶胸跌足,義憤填膺地責問:“為何賣他,卻不賣我?真真豈有此理!”
????買了報的人,都是坐下來逐字逐句地看,看到憤怒處,又是破口大罵,或者心里在琢磨,該如何引經據典來反駁這悖逆之詞,于是有人紅著脖子叫囂,也有人皺眉百思不解狀。
????那松山先生,報紙還沒有買,就有人送到他的面前,松山先生顯得寵辱不驚,捋著胡須闔目看著文章,這茶肆之中,可以算是最冷靜的。
????這松山先生也姓王,叫王碧,乃是京師的理學大儒,早年層做過官,后來辭官隱市了,在士林之中影響不小。王碧心里頭清楚,三原學刊載文章在這報紙上,笑罵由人,別人罵罵也就是了,可是自己卻是要反駁的,不但要反駁,還要逐字逐句反駁過去,要讓人痛快才成,否則積攢了這么多年的清譽,只怕要毀于一旦。
????名士就是如此,別看平時人前人后的風光奪目,處處受人尊敬,可是遇到了事,就非要挺身而出不可,別人可以做縮頭烏龜,唯獨他王碧不成。
????文章只看了一半,王碧心里就開始琢磨了,等看到末尾的時候,肚子里已經開始打了腹稿,整個人如癡如醉地呆坐了一會兒,才大叫一聲:“拿筆墨來。”
????茶肆中的讀書人一聽,知道松山先生要寫文章了,于是一個個激動起來,有人忙不迭地去拿筆墨,更多人朝王碧這邊擁簇過來,等到筆墨紙硯送上來,王碧開始提筆蘸墨,隨即筆走龍蛇,在眾人的灼熱目光之中,片刻功夫便寫出了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