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朝廷怎么會做這種自掘墳墓的事?”
天光大亮,雨已經(jīng)停了。
楊默坐在破廟里和張瘸子等人聊了一夜。
聊的內容也很簡單:從哪里來,災情情況如何,一路上的見聞,以及為何他們那么痛恨官府,寧愿去找張角造反,也不愿意去找官府救濟。
張瘸子倒是沒怎么說話,反倒是他的手下,七嘴八舌說了很多。
中間還有人因為過度激動,以至于餓昏過去。
總結起來,答案就是:關中大旱,他們從關中來,災情很嚴重,餓死了很多人。一路上遇到許多和他們一樣的流民。
之所以痛恨官府,是因為他們去任何一個城,都會受到官府的驅趕,膽敢入境,格殺勿論。
這一路走來,很多時候餓死的,反倒不如被官兵驅趕殺死的人多。
楊默聽完很不能理解。
因為這不符合邏輯。
首先北隋的大環(huán)境是:因為常年征戰(zhàn),人口銳減,朝廷想法設法的在提高人口。
而某地一旦出現(xiàn)災荒,即便是再拉垮的朝廷也不會說不救災,反而驅趕災民。
因為災荒,流民變成流寇,導致江山動蕩的事,史書上比比皆是。
再者來說,人口,永遠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在封建王朝更是戰(zhàn)略資源,朝廷和官府怎么會任由他們自生自滅呢。
因此,當聽到這群人說一路上所有的城池都驅趕他們時,楊默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這中間一定有什么誤解。
甚至還向著旁邊自打知道自己身份就蔫巴了的柴茂全問道:“柴將軍,這合理么?”
柴茂全已經(jīng)被楊默嚇破了膽,唯唯諾諾的搖頭:“不合理,不合理。”
但當張瘸子冷哼一聲,吩咐手下抬上一個人來時,楊默沉默了。
這個人身受重傷,后背肩膀上插著一把箭。
柴茂全看了之后,確定是官兵所用的制式羽箭,沒敢說話。
“楊爺,你現(xiàn)在知道,我們?yōu)槭裁匆萘税?!?br/> 張瘸子憤恨無比:“當初我一家老小,便是被官兵用這樣的箭射死的!”
提到這個話題,旁邊的流民也都跟著低下頭,顯然,他們也有親人死在了官兵手下。
血淋淋的現(xiàn)實讓楊默無言以對,更是無法理解各地官府的舉動。
為什么會這樣?
為什么這個時代的官會對民如此呢?
一座城是這樣,兩座城是這樣,張瘸子他們路過的所有城池,全都這樣。
楊默想不通,不管是用前世自己了解到的治國知識,還是靠著邏輯分析,他都想不通。
因為這件事,從頭到尾都不符合邏輯。
他一言不發(fā),周圍人也都不去打擾。
連柴茂全也小心翼翼的看著,唯恐這位李家大女婿一言不合,做出什么自己意料不到的舉動來。
此時的柴茂全只有一個想法,回去之后就把那個告訴自己楊默是個廢物點心的家伙干死。
什么只會編草鞋,什么胸無大志,什么膽小如鼠,什么國公府里誰都看不起他,什么連李娘子都不給他好臉色看。
一個扛著來俊臣腦袋從長安跑到太原的家伙,一個在流寇之中談笑風生,游刃有余,氣勢一直壓著對面老大,一言不合就殺人的家伙。
一個敢把性命壓在這,絲毫沒有任何畏懼的家伙。
能他娘的是廢物?
自己之前還巴巴的給李娘子建議,李家乃是將門,大家都希望姑爺能來軍中任職。
暗地里還和其他柴家來的客將們商議,楊默到了軍營該怎么整治他,讓這贅婿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今日里認識楊默之后,柴茂全十分慶幸當初李娘子沒有答應,只說是考慮。
如果當初答應了,娘來,只怕柴家的客將不到三天都得被他一人一匕首,全都送上天。
在柴茂全眼里,楊默若是在軍中任職,單憑來俊臣這個功勞,就能做到比他高的職位。
更不要說他現(xiàn)在還是李娘子的未婚夫,若是惹他不高興,給自己一刀,誰也不會在意的。
相對于滿腦子胡思亂想,表面上十分拘謹?shù)牟衩?,楊默就自然的多了——他壓根也沒有在意到柴將軍的變化。
楊默默不作聲的走到那中箭昏迷的男子旁邊,示意其他人讓一讓。
流民們看了看張瘸子,見他微微點頭,全都退到一旁。
“柴茂全,燒點熱水、把剩下的酒拿來...”
心里有事想不通,楊默就不怎么喜歡說話。
掏出匕首來,在旁邊的火上烤了烤。
眼前這個中箭的人命很硬,這種情況下都沒有死。
摸了摸他的額頭,很燙,又讓人準備了濕布通過物理降溫。
前世里他雖然不是醫(yī)生,但亞丁灣的醫(yī)療條件很差,他從一個小海盜爬到一方霸主的位置,學到了很多東西。
比如戰(zhàn)場急救、接骨夾板,甚至還有簡單的體內取彈外科手術。
親眼看著楊默手法熟練的將這昏迷男子身上的箭傷處理好,旁邊的柴茂全更是對他驚訝萬分。
這個姑爺,高深莫測啊,居然連如此復雜的箭傷都能處理的如此完美,厲害,可是比他們軍隊里的軍醫(yī)還要厲害。
楊默心里想著官兵驅趕流民的事,也沒有繼續(xù)了解下的欲望。
處理好那流民的箭傷,張瘸子等人看他的眼神也都有點變化。
“你們這,還有病人么?”
楊默聲音很平淡,這是他的習慣——心里有事想不通的時候,總是喜歡找點事干。
“有,有!”
張瘸子趕緊點頭,向著手下人道:“快,讓他們快來!”
沒多久,手下人扶著一些身上有傷的流民走了過來。
這群人跋山涉水,路上又渴又餓,從坡上跌下來,遇到兇猛野獸,都會受傷。
甚至還有一個被野豬頂?shù)搅舜笸龋迷跊]有傷到要害。
“跌打損傷的我可以治,這些腹瀉得病的我治不了?!?br/> 有了事干,楊默也不去想官府迫害流民的事,一邊吩咐柴茂全帶人砍樹做夾板,一邊扒了柴茂全的絲綢內衣在大鍋中煮了做繃帶。
整整一天的時間,便幫著上百個流民處理好身上的傷病。
了解的越多,楊默心里對這一路上流民遇到的官府從疑惑慢慢的變成了痛恨。
這一百多人里,居然有三十多人都是箭傷,甚至刀傷。
有的傷口已經(jīng)化膿,必須切掉胳膊才能活。
現(xiàn)在一直挺著,完全就是活受罪。
但以現(xiàn)在的醫(yī)療水平,楊默完全束手無策,只能簡單的給他們的傷口做一個處理,而后看著他們哀嚎,慢慢的喪失生命力。
更讓他無力的是,這三千多流民中,近乎一半人生了病,輕則腹瀉,重則咳血。
大災之后有大疫,在古代,這算得上是至理名言。
再加上他們連吃的都沒有,喝的水更沒有什么講究。
深入了解的越多,楊默的臉色越平靜。
以至于一直跟在他身后的柴茂全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讓砍樹絕對不劈柴,讓燒水絕對不砍樹,讓他脫了絲綢衣服,楊默一吩咐,他直接盔甲都不脫就把衣服抽了出來。
跟在楊默后面見他處理這些傷員,柴茂全心里由最初的畏懼變成了佩服。
尤其是見楊默絲毫不在意那些病人的傷口有些腐爛發(fā)臭,親自用匕首刮掉,流民的哀嚎撕心裂肺,他卻面不改色,連握著匕首的手都沒有任何的顫抖。
楊默的形象在他心里無限的放大,最后佩服中帶著些許崇拜。
一直忙活到下午,依舊還有幾十個流民在排隊,楊默的手累的不聽使喚,腦袋也有些暈。
但卻依舊咬著牙堅持著。
周圍的流民見了也于心不忍,多次想要開口,卻都被楊默凌厲的眼神嚇住。
天色黑下來,破廟內鴉雀無聲,被救治的流民也都咬著牙忍著痛,豆大的汗水往下流。
柴茂全主動端起一碗熱水:“楊...姑爺...喝點水吧?!?br/> 他也清楚,以李秀寧的性格,一旦見到趙莫帶回去的東西,必然知道錯怪了楊默,莫說楊默要糧食,便是要星星,李秀寧也會給他摘下來。
功過分明,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這是李秀寧為什么能夠在軍營中威信極高的原因。
“柴火也不多了,給他們喝吧?!?br/> 楊默沒有抬頭,依舊聚精會神的處理著眼前流民的傷口。
很可惜,他中的箭傷太嚴重了,就算處理好,沒有青霉素,他也活不過今晚。
這種無力,讓原本就精疲力盡的楊默更加難受。
想了一天,他依舊想不通,為什么各地官府會干出這種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