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竹這種植物,對于張南而言,已變的相當雞肋了。
一方面他已經(jīng)不缺錢。
其次碳竹絲的價值雖高,但通過工業(yè)的辦法,現(xiàn)在也能合成出來了,且性能更高……市場上已經(jīng)不缺碳竹絲了。
最麻煩的是,每到冬季,張南都得反向的給碳竹林,傳送大量的光能,一百萬株的碳竹,整個冬季,要消耗超過5萬億單位的光能。
簡直是吞噬光能的黑洞。
至少能消滅幾百億敵人的光能,竟只能給五千畝的碳竹林保一個冬天的溫。
所以張南打算,這個冬天,就讓剩下的碳竹,進入到加速碳化的狀態(tài),到了春年收割,碳竹絲都賣給楊夢超。
以后再也不種碳竹了。
實在是伺候不了。
那么用什么植物能取代碳竹?至少是潛在的替代對象。
紅松樹。
這是一種不怕酷寒,連三米多高的小紅松,都能扛過零下七八十度的冬天,抗寒能力很強的優(yōu)良樹種。
在春夏年可快速生長。
木制堅硬、韌性強、顏色鮮紅,是最主要的家具制作材料。
分布廣泛,整個玄夢大陸,到處可見紅松林的分布,在森林中的占比超過30%。
另外結出的紅松子,有葵花籽大小,富含淀粉等營養(yǎng)物質,是很多野生動物,乃至人類的食物來源,甚至可幫忙渡過可怕的饑荒,在冬天提供大量的柴火燃料。
對于很多玄夢人而言,紅松樹的重要性,比碳竹林還要高。
但是碳竹的優(yōu)點,紅松樹又不具備。
比如說自發(fā)熱,碳竹林的密度,只要高到幾萬幾十萬畝的程度,竹林深處的溫度,在不斷自發(fā)熱的碳竹累積下,可以達到接近零度的程度。
一般是零下一二十度的樣子。
雖然依然很冷,但對比零下六七八十的可怕低溫,竹林內跟竹林外的溫差,可能差四五十度了,提升效果相當明顯。
主要再采取簡單些的保暖措施,少蓋一層被子,都可以渡過最酷寒的冬天。
其次是碳竹絲有很高的商業(yè)價值,目前老碳竹的價格,也固定在了2000~3000金元每株,只一株,就相當于低收入人群,一個月的工作收入。
而且碳竹絲的需求量,幾乎是沒有上限的,航空航天,車輛、船舶制造,火箭、導彈外殼……凡是需要減輕重量而增加韌性和強度的領域,都有碳竹絲的用武之地。
它的功能擺在那里,價格不會便宜到哪里去。
缺點就是不易單獨成活,種個幾十幾百畝,乃至幾千畝,如果沒有保溫措施,根本活不過冬天,全部凍死。
“有沒有辦法把紅松樹的優(yōu)點,跟碳竹的優(yōu)點,結合到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種全新的樹種?”
“它具有抗嚴寒的能力,再怎么冷,也不會凍死,但是也能自己發(fā)出熱量,讓森林的中心,變的十分溫暖,如同碳竹林內部一般,成為冬季里的保溫庇護所,幫助一些動物或人類過冬。”
“最后,它在自發(fā)熱的過程中,也會生成高強度的碳竹絲,增加樹體的強度,大概百年之后,這棵樹自然死亡,但剝開樹皮一看,里面居然全是高品質的碳竹絲,整棵樹內部都是,重量有幾十噸,單株產量比碳竹高幾十倍,帶來的經(jīng)濟價值,遠比碳竹高得多?!?br/>
“另外,也可參考超級藍藻,提高它的光合作用效率,更容易長高長大,積累大量的營養(yǎng)?!?br/>
“但最最重要的,還是解決冬天的供熱問題,在沒有我提供光能的情況,這樹在春夏年積累的營養(yǎng)再多,也無法滿足抵御寒冷的需要,除非密密麻麻的種幾十萬畝,學碳竹抱團取暖。”
“抑或者,除了光能之外,在冬天也能獲得其他能量補充,從而滿足細胞內高熱體的消耗需要,才能不斷的合成碳竹絲。”
但到了冬天,除了呼呼的寒風,自然界中,還有什么額外能量?
冷風,風……
張南腦中靈光一閃!
忽然冒出了一個絕妙的想法。
植物,有沒有辦法直接利用風能?
比如將風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熱能,或者直接把風能,轉化為熱能,再提高植物的溫度,抵御嚴寒的侵襲。
一般到了冬季,室外環(huán)境,動不動就刮八級、九級乃至十級以上的呼呼冷風,每三天至少會刮兩天,有些地方,平均十天至少會刮八天。
大風天氣非常頻繁。
而風力越大,蘊含的能量越大。
如果能有辦法用到這些風能,哪怕只能利用到20%,再用于滿足植物自身加熱,暖暖過冬的需要,完全不成問題。
但……如何利用?
難不成給每棵樹,都長出一臺風力發(fā)電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