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
自二月開始,中原黃巾余孽復(fù)又紛紛起事。
二月,白波軍首領(lǐng)郭太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河?xùn)|等地。
三月,太常劉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上書靈帝,建議改刺史為州牧,以重其職。
刺史本為監(jiān)察官,自東漢以來,逐漸向地方行政官轉(zhuǎn)化,擁有一州軍政大權(quán),靈帝為鎮(zhèn)壓此起彼伏的農(nóng)民起義,遂從劉焉之議,改刺史為州牧,并選派列卿、尚書出任州牧。
于是,州牧便成為了居于郡守之上的行政長官,握有一州行政大權(quán),職位甚重。
自此之后,州牧各據(jù)一方,形同割據(jù)政權(quán)。
州牧的設(shè)立,直接導(dǎo)致了漢末諸侯割據(jù)分爭的局面。
四月,汝南郡葛陂黃巾軍再起,攻沒郡縣。
八月,漢廷在西園成立統(tǒng)帥部,組織起一支新軍。
新軍統(tǒng)帥部共設(shè)八校尉:
上軍校尉---小黃門·蹇碩。
中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
下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
典軍校尉---議郎·曹操。
助軍左校尉--趙融。
助軍右校尉--馮芳。
左校尉----羽林郎·韓豹。
右校尉----淳于瓊。
小黃門蹇碩總管各軍,直接受命于劉宏,連何進(jìn)亦要受其節(jié)制。
十月,青州、徐州黃巾軍又起,攻略郡縣。
十一月,漢廷派遣下軍校尉鮑鴻進(jìn)討聲勢最大的葛陂黃巾。
雙方大戰(zhàn)于葛陂。
鮑鴻兵敗,次年二月以征戰(zhàn)無功下獄,后死于獄中。
自此,黃巾各部此伏彼起,聲勢復(fù)盛。
初聞韓豹被授予左校尉之職,李楊還有些難以置信,心道:“未曾想,阿豹竟頂替了諫議大夫夏牟的位置!坐上了西園左校尉的位置!”
李虎皺眉望向李楊,一臉不可思議的說道:“陛下竟這般信重阿豹?其中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楊默默地?fù)u搖頭,道:“陛下之心已昭然若揭,無非是重用阿豹,使其為自己所用,并試圖以此來分化瓦解李氏的實力!陛下圣明,此舉倒也不失為一石二鳥之計!”
“陰謀詭計成不了大事!”李虎冷哼一聲,道:“為君者不行正道,便難以得到天下人的支持,不向黎庶施恩,則得不到世人的擁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當(dāng)今天子則無道也!”
李虎因一時氣憤而說了許多不該說的氣話,然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兄長此次竟并未出言訓(xùn)斥于他。
在李虎一臉怪異的表情下,李楊微微勾了勾嘴角,一臉欣慰的道:“小虎長大了!”
李楊想通過此等方式,向李虎傳達(dá)一個明顯的信號:我對天子,不滿久矣!
李虎可一點都不傻,他已聽出了李楊的言外之意,他直視李楊的雙眼,顫聲道:“兄長欲行謀逆之事?”
李楊一臉淡定的搖搖頭,道:“并無此意!”
見李虎一臉不解的望著自己,李楊淡然一笑,道:“小虎莫要多想,為兄實無謀反之意!”
“陛下天資聰慧,行事殺伐果斷,威望正隆,無人可以撼動其皇帝之位,這么淺顯的道理,為兄又豈會不知?”李楊解釋道!
李虎眉頭緊鎖,道:“前日阿豹來信說:陛下恐將命不久矣!”
“山陵崩塌之日,定是天下亂起之時!”李楊側(cè)頭望向李虎,直視著他的雙眼,一字一頓道:“屆時,還請小虎助我一臂之力!還天下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