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不合格的富二代!
出了后堂,正好遇到了福伯,李澤軒就把新成立的奇趣文化部跟他簡單說了一下,讓他以后多多配合馬周的工作,并且再三叮囑要提高馬周的待遇,務(wù)必讓他能在工坊安心工作。
交代完畢后,福伯拿給了李澤軒兩樣?xùn)|西,一個是馬蹄鐵,另外一個是李澤軒很早之前讓他做的輸血針管。
“少爺,這就是您之前交代讓做的馬蹄鐵和針管。這馬蹄鐵制作倒是頗為容易,照著圖紙做就成了,這針管和針頭,老夫想盡辦法,也就只能做成這樣了?!?br/>
福伯將東西遞到了李澤軒手里,一臉苦笑地說道。
李澤軒接過一看,頓時滿腦門黑線,特喵的這針頭跟火柴棒差不多粗,這是要把人往死里扎嗎?這要是再粗一點,都快趕上人的血管了!
針管倒是沒啥好吐槽的,這年頭還沒有橡膠,李澤軒也是思索了好久,才建議福伯將動物的細腸洗凈后,用酒精消毒殺菌、再用蒸餾水沖洗,然后接在針頭上,代替針管。
他之前那套設(shè)備可不僅能用來濃縮酒,當(dāng)然也可以用來制作蒸餾水。李澤軒也明白這套輸血器具制作過程非常麻煩,畢竟每個步驟都對操作者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不能帶入污染源,因此這么長時間他從來沒有催過福伯。
可是如今這個針頭,實在讓他有些不滿意呀。
“福伯,這針頭不能再細一些嗎?就跟繡花針那樣粗細?”
李澤軒有些不甘心地問道。
福伯苦笑道:“少爺,這已經(jīng)是我們能做的最細的針管了。您別看繡花針可以做的很細,那個是用鐵棒拉細后,慢慢打磨的,您這個針頭,我們是用鐵管拉細后打磨的,最多就只能這么細了,再細的話,怕中間就要斷了!”
事不可為,李澤軒也不想再勉強福伯了,說到底還是工業(yè)基礎(chǔ)太薄弱,很多專業(yè)的機械設(shè)備工坊都沒有,全靠純手工打磨,能做成這樣也不錯了,疼點就疼點吧,相信這點疼痛,秦叔寶應(yīng)該還是能忍受得了的。
“那行吧,辛苦福伯了?!?br/>
李澤軒擺了擺手,拿著馬蹄鐵和針管,回家去了。
………………
回到家,李澤軒徑直去了書房,準備畫一整套造紙設(shè)備。
目前唐代的造紙術(shù),仍然傳承于東漢元興元年間蔡倫改進的造紙術(shù)。他當(dāng)時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wǎng)等原料,經(jīng)過挫、搗、抄、烘等工藝后,造出了紙,這種紙相比于東漢之前,用植物纖維造紙,成本的確便宜了不少,但由于造紙過程中完全靠手工,成本仍然很高,也不是普通百姓家能用的起的。
唐朝的相關(guān)史書中有記載,懷素練書法都是拿木板,成草書一派宗師,白居易小時候?qū)懽侄际且还P一劃不敢有絲毫馬虎,因為一張紙就是幾天的伙食。由此可見,唐朝的紙價仍然很高。
李澤軒打算畫一套長網(wǎng)形造紙機,這是英國人福德里尼爾兄弟向造紙機原理的提出者購得專利權(quán)后,交由唐金改進設(shè)計,并在1803年成功地制作出第一臺能抄紙的長網(wǎng)造紙機,又稱福德里尼爾紙機。
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一個由無端網(wǎng)構(gòu)成傳送帶式的成形部。由濕部(包括流漿箱、成形器、壓榨部)和干部(干燥、壓光、卷取)組成。
當(dāng)時這套造紙設(shè)備的動力來源是依靠瓦特改良的蒸汽機,但目前以唐朝的工業(yè)基礎(chǔ),造出蒸汽機還存在不少困難,于是李澤軒做了一些改動,在傳動和打漿的部分,添加了一些聯(lián)動結(jié)構(gòu),使這一部分到時候運轉(zhuǎn)起來可以用畜力代替,這樣相比于當(dāng)下傳統(tǒng)的造紙作坊,大大提高了出紙速度和造紙效率不說,成本也更加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