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夫羅和張楊趕了六十里路,傍晚時分,出其不意的包圍了修武城。
原本張楊還出了個主意,派自己的并州鐵騎要冒充河內(nèi)軍的援兵,直接順著城門沖進(jìn)修武城。
特么誰知道,葉林的人馬一回到修武,就緊閉四門全城戒嚴(yán),還滿城征糧順帶收拾了不少敢呲牙的修武本地豪強呢。
望著不遠(yuǎn)處城墻上密密麻麻的火炬,卻看不到一個人影,張楊特別的沮喪,
心里嘀咕,這河內(nèi)軍領(lǐng)兵的那個司馬,太特么不講武德,明明打贏了楊奉,卻不進(jìn)反退,就算你回修武是為了犒賞三軍休整一二吧,
你特么緊閉四門全城戒嚴(yán),似乎就等著勞資們來攻城?我特么是三千輕騎好吧,我怎么攻城?騎兵下馬當(dāng)步兵炮灰去蟻附爬城嗎!
我特么有那個本事!我早把壺關(guān)攻下來把那個上黨太守給殺了,替丁大人報仇雪恨了好吧!
“大兄,來晚了一步,河內(nèi)軍已經(jīng)嚴(yán)守城池了,要么,我們攻一次嚇唬嚇唬對方?說不定對方就嚇得投降了?”
說話的是於夫羅,這貨七尺半不到的身材,每次都要仰視身邊的美男,這會兒也是,說是要攻城,匈奴騎兵下了馬的話,那比并州突騎都差勁。
“楊丑!你帶一百騎兵上去叫城!怎么難聽怎么罵!看他們敢不敢出來單挑斗將!”
張楊看了於夫羅一眼,卻扭頭吩咐身邊名喚楊丑的部將到北門前挑戰(zhàn)!
於夫羅的匈奴突騎,麾下兵制乃是十騎長、百騎長、千騎長這樣的草原編制,而張楊之前可是并州的武猛從事,所以他的騎兵,和漢軍編制一樣。
楊丑人如其名,身形魁梧,體格健壯,小眼睛塌鼻子,長相丑陋不堪,
這廝卻是張楊手下一等一的勇將,被張楊任命為中軍司馬,指揮張楊最親信的兩百親騎。
張楊手下統(tǒng)共就一千余騎,所以楊丑替張楊掌中軍,也就指揮兩百親騎。
張楊本來就是以武勇著稱的并州猛將,比呂布、張遼當(dāng)然差不少,但以演義論,張楊的武力值至少在八十以上,其余謀略、政治和魅力,統(tǒng)統(tǒng)在七十五上下。
在葉林前世,張楊因迎奉獻(xiàn)帝有功,在曹操要清算張楊的時候,是漢獻(xiàn)帝保住了張楊。
楊丑是張楊手下第一勇將和親信,并且楊丑居然還不是并州子弟,而是徐州彭城人。
“末將聽令!第一屯的兒郎們!跟我來!前進(jìn)!”
身穿皮甲帶著鐵胄,插著黑色羽毛的楊丑,一提韁繩,揮舞著手里的長戟,領(lǐng)著一百并州狼騎沖向了北門。
古來城池攻防也好,兩軍對陣也好,一般互相間的安全距離,保持在一箭之地。
以三石力的弓箭為例,那么一箭射程,約一百三十步的樣子,也就是一百五六十米的距離。
但在葉林前世,奧運會室外射擊項目,距離也不過七十到九十米而已,在漢末這個時空,百步穿楊就是非常了不起的神箭手。
至于一百三十步,這個距離殺傷只能靠密集箭雨的面覆蓋和概率殺傷,想用一支箭直瞄射中一百三十步外的目標(biāo),難度大到不可想象。
事實上,古代弓箭在兩軍陣前很少直瞄射擊,一般都是集中拋射面殺傷為主。不過在攻城戰(zhàn)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那么城上城下互射的話,差不多才是直瞄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