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氣中彌漫著臭味的老街出來,迪維看看天色,開始步行前往上城區(qū)。
他沒有去賣珠寶,而是先用僅剩的錢買了一套干凈體面的衣服,然后找一家沖涼房清洗一番,再修飾下頭發(fā)和胡子。
當?shù)暇S準備完畢后,他的形象已經(jīng)和在魔物洞窟的時候判若兩人。
頎長的身軀配上筆挺的直排扣大衣,內(nèi)搭淺灰色馬甲,下身是黑色長褲和牛皮靴,頭戴一頂灰色軟帽。
接下來,迪維花了整整一上午,跑了四家大大小小的商會和兩家店鋪,將珠寶分批出手,共換得170大盾。
他本人對這些首飾毫無研究,根本判斷不出具體價值,只能通過這種方法,找出一個合適的價位。
有錢了,迪維按照購物清單,首先是買一匹馬。
養(yǎng)馬場在城西郊外的軍營旁邊,那里有一大片牧場。
馬的種類很多,但大致可以分三種。
普通的馱馬,售價大概15大盾,好一點的比如旅行馬、沙漠馬,一匹要30大盾左右。
更好的就是戰(zhàn)馬了,售價從50大盾到100大盾的都有。
迪維看了幾匹旅行馬,想想還是算了,先買只便宜的馱馬,用來代步和運送頭顱。
魔物洞窟畢竟不是安全區(qū)域,人都有一定的生存風(fēng)險,更別說馬了。
十幾大盾的馱馬,在戰(zhàn)斗中還能給主人抵擋攻擊,但若是上百大盾的戰(zhàn)馬,迪維寧愿自己受傷也不愿馬受傷。
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戰(zhàn)馬以后再換也不遲。
迪維支付15大盾,買了一匹棕色的馱馬,又多添3大盾,購買了馬鞍、馬鞍包、毯子、韁繩等馬具用品。
買完馬后迪維直接寄放在馬場,他還要回上城區(qū),那兒禁止馬匹入內(nèi),除非是具有一定智慧的角馬。
......
回到上城區(qū),迪維又繳納了10小盾的入城費,這不禁讓他產(chǎn)生了弄一個身份的想法。
比如神職人員、政府人員、工會人員等等,都是免入城費的。
其實這點錢倒不算什么,關(guān)鍵是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身份,其他方面會有很多限制。
成為神職人員和政府人員幾乎沒可能,至少短時間內(nèi)沒可能,更何況迪維對這兩種身份也沒什么興趣。
他能想到的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加入賞金獵人工會,成為其中一員。
最近氣溫越來越低,寒冬即將來臨,意味著能在魔物洞窟活動的天數(shù)也越來越少,一旦第一場雪落下,基本就要告別野外狩獵了。
殘酷的嚴寒,人類受不了,惡魔和野獸都受不了。
整個冬天要持續(xù)三個月之久,這么長的時間,迪維不想白白浪費,而且他現(xiàn)在居無定所,這也是他考慮加入工會的主要原因。
他目前的綜合實力,雖然達到了高級戰(zhàn)士學(xué)徒的水準,甚至有所超過,但始終缺乏武技。
跨越不了這一關(guān),就永遠也成為不了正式的職業(yè)者。
而像是賞金獵人工會,都有不錯的新人培養(yǎng)部門,只要交錢,就能學(xué)到那些比較常見的武技。
雖說迪維打算走法師的路線,但武技這方面他也不愿落下。
從理論上講,專精一項是能走得更遠,但那至少不是現(xiàn)在。迪維不管別人是怎么修煉的,他只知道有弱點就必須補上。
在法師學(xué)徒階段,不僅魔力少,會的法術(shù)也少,非常不利于長時間戰(zhàn)斗,一旦用光魔力,就只能任人宰割。
迪維暫時決定了,等到嚴寒真正降臨后,就加入工會。
利用這段寒冬時期,學(xué)習(xí)武技,同時進行冥想修煉,好好打一下法師的基礎(chǔ)。
等到第二年春天,再次進入魔物洞窟,到時候,他的狩獵區(qū)域就不僅限于邊緣地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