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浩思作為材料系院的教授,每天的事情也非常多,在指導林鴻學習兩天后便將他轉交給自己的學生去指導學習。
原本詹浩思是想多帶一下林鴻的,但林鴻所展現(xiàn)出來的學習能力超乎了他的想象,兩天時間便將碩博幾年的學習課程給搞定完成完成了。
雖說林鴻腦中大部分的知識是由成就系統(tǒng)中所兌換出來的,但林鴻在有各種知識的洗禮之下,對于新事物的學習變得非???,也非常容易理解。
在學習完課程之后,林鴻現(xiàn)在唯一剩下的一處短板就是實驗經驗的問題,在實驗上這一塊詹浩思并不需要親自動手直到,直接交給他的學生就好了。
再經過快一周的學習,林鴻便能熟練掌握實驗室中各項儀器的操作,牢記在實驗室中的各項規(guī)定,以及知曉在出現(xiàn)意外該如何處理。
詹浩思得知林鴻已經能夠獨立實驗之后,便給林鴻發(fā)了獨立實驗的權限,這樣讓林鴻能更快的進行學習。
也因此,林鴻自從學習出師之后,便一直泡在實驗室中,為他的任務而努力這。
十月二十六日,周一,交大材料實驗室中。
林鴻小心翼翼地將從物理氣相沉積儀中取出剛完成的材料,訴后將其放入真空電弧爐中進行第二步的加工,將參數設置好啟動真空電弧爐。
剛才從物理氣相沉積儀中取出來的材料,就是為制作單層石墨烯而準備的。
現(xiàn)在藍星所能生產石墨烯的方法有很多中,但想要大規(guī)模生產單層的石墨烯,不是成本太高就是純度不夠有缺陷無法達到理想合適的性能。
在石墨烯中,只有單層純的沒有缺陷的石墨烯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性能。
而林鴻現(xiàn)在就是在研究如何完成能夠大規(guī)模制作無缺陷的單層石墨烯。
在成就系統(tǒng)中兌換的石墨烯技術,是制造、應用一條龍服務的安排,所以在價格上如此高昂。
但純粹只是為了大規(guī)模低成本制造的話,哪所需要的積分只需要一千五,并且林鴻在任務開始前便已經兌換了不少成品技術知識。
現(xiàn)在進入任務期間,林鴻沒法繼續(xù)兌換接下來的技術知識,只能按照這之前的技術來慢慢向上摸索。
隨著電爐的啟動,林鴻在確認參數無誤之后,便回到邊上的辦公桌前,拾起剛才放下的平板,點開pdf繼續(xù)學習理解大牛們的相關論文。
第二步的加工時間需要半個小時左右,林鴻已經事先設定好了參數,儀器會運行,不需要他實時照看著。
之前林鴻可以進行獨立實驗后,在每一次的實驗他都會,都會實時的盯著,生怕有一點問題。
但兩三天下來,林鴻覺的這樣盯著太浪費時間了,每次一盯就是一個小時。
然后每次的實驗過程就是完成實驗、記錄實驗、檢查實驗品、處理實驗廢品、準備實驗材料、修改試驗參數、開始實驗、盯緊實驗,如此無限循環(huán)重復。
如此沒工作效率的方式直接被林鴻給放棄掉,現(xiàn)在每次等到實驗開始之后,林鴻都會去繼續(xù)學習關于材料學的相關資料,或者是大牛們的論文,看看有沒有什么啟發(fā)。
現(xiàn)在沒有成就系的幫助下,林鴻只是一個比普通人多一些知識儲備而已,也稍微聰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