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善笑著掛斷了張華的電話,消息已經確定了,縣常委會議已經通過,計劃開始。
??其實在幾分鐘之前,安子善就接到了方小魚的電話,這姑娘嘰嘰喳喳一通就把情況匯報完了,然后又跟安子善講她爸爸如何如何夸獎他們,如何如何關心安子善。
??其他的話安子善并未在意,但是當方小魚說她爸關心自己的時候,不禁心中一寒。
??正常情況下,這點事應該不值得身為蓮山縣一把手的方書記關注,更遑論關注自己一個普通的初中學生。
??就算自己表現(xiàn)的有一些不同,一些早熟,那也沒有太大的關系吧。
??那么問題究竟出現(xiàn)在哪兒呢?安子善面色平靜的細細思索著。
??當天晚上的蓮山縣新聞聯(lián)播重點通知這兩項由縣政府主辦的重大賽事,其實安子善當時制定的計劃,還有第三項,就是歌詠大賽,用歌唱的行事詠贊國家,詠贊這個鄉(xiāng)鎮(zhèn)合并的政策。
??但是經過張華父親的分析和魚蝦兄妹父親的完善之后,不約而同的認為第三個計劃有一些畫蛇添足。
??這兩個賽事就足夠了,多一個并沒有太大的意義。
??通過蓮山縣電視臺和蓮山日報等各大新聞媒體不遺余力的宣傳,這兩項賽事可謂鋪天蓋地的涌入了蓮山縣人民的耳中、眼中。
??以至于一天晚上看電視的時候,張桂云都在念叨,這個鄉(xiāng)鎮(zhèn)合并是干什么的,最近到處都聽人在講。
??各大媒體已經詳細的公布了兩大賽事的日程和規(guī)則。
??‘我看鄉(xiāng)鎮(zhèn)合并’辯論大賽舉行地點,蓮山縣第一中學禮堂。
??賽事分為社會團體和學生團體兩組,各自比賽,各自排名。
??社會團體不分組織和個人,按隊伍報名,每隊四人,隊內四人可以是同一個組織,也可以是個人組隊。
??學生團體以學校為單位報名,每隊四人,不可以跨校聯(lián)合組隊。學生團體按照初中部和高中部分開比賽,小學生不參加。
??排名按照社會團體和學生團體各自排名,各排一二三名。
??社會團體,第一名隊伍獎勵現(xiàn)金五千元,成員授予“蓮山縣最佳辯手”稱號,并授榮譽證書。
??第二名隊伍獎勵現(xiàn)金三千元,成員授予“蓮山縣優(yōu)秀辯手”稱號,并授榮譽證書。
??第三名隊伍獎勵現(xiàn)金一千元,成員授予“蓮山縣辯手”稱號,并授榮譽證書。
??而學生團體的情況卻截然不同,雖然學生團隊初中部和高中部是分開比賽,不過最后排名是由初中部的前三名和高中部的前三名互相比賽后決出的。
??第一名隊伍獎勵每人發(fā)放全額勵志獎學金,所有人授予“蓮山縣三好學生”稱號,并授榮譽證書。
??第二名隊伍獎勵每人發(fā)放半額勵志獎學金,所有人授予“蓮山縣優(yōu)秀學生”稱號,并授予榮譽證書。
??第三名隊伍獎勵每人發(fā)放全額助學獎學金,所有人授予“蓮山縣好學生”稱號,并授予榮譽證書。
??其中勵志獎學金是省級標準,兩千元整;而助學獎學金是縣級的,五百元整。
??這樣的獎勵對于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在99年這個時間,這樣的賽事獎勵,絕大部分的工薪階層都有非常大的誘惑力。
??因此,賽事一經公布,在社會上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本來組委會決定社會團體賽事先進行,學生團隊開學后再進行,后來為考慮到賽事的公平性,遂決定兩個團體賽事同步進行,時間就是1999年的公歷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