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準(zhǔn)備好了之后,林雨和小伍兩人也是在第二天中午時分開始向昌南城方向返回了。
這時的昌南城內(nèi),基本上也是開始恢復(fù)到了原來繁榮的樣子,畢竟大家也是不必再畏懼寧王,可以安心的做事了,所以恢復(fù)起來也是很快的。
林雨家的生意可以說也是越做越大了,從之前點糧食以及茶的生意,到現(xiàn)在不僅是恢復(fù)到了原來的樣子,同時也是增加了鹽的經(jīng)營,一條街基本上也是一個商戶來承接,林旭也是占了三條長街的其中之一,可以說是最讓其滿意的。
本來鹽的生意永遠(yuǎn)是不缺的,而且也是基本上就這么幾家,所以呢他們可謂是掌握了這樣的一種狀況。
林旭了本來覺得一家來販鹽就可以了,但是呢觀察一番之后,還是覺得不那么夠的,畢竟一條街上那么多人,而且兩頭相隔很遠(yuǎn),即便是把商鋪放在中間,也不可能讓其他人都滿意的。
所以呢林旭也是決定再開兩家,也算是可以滿足周圍大部分的需求,現(xiàn)在林旭可謂是資金充足,增加一兩家商鋪也是基本沒有什么問題的,因此呢對這還是可以有信心的。
林旭的目的也不僅是如此,為了在三大長街之外的地方也是站穩(wěn)腳步,他也是大刀闊斧的行動,能開店的也是盡量的開,租金什么的都是沒有什么問題。
而且同時為了占有更大的市場,他也是派人主動的和需求食鹽的大客戶交談,希望他們可以從自己這里走量,尤其是哪些酒樓客棧之類的,可以說非常用心。
而且本來這樣的情況應(yīng)該是別人來求他,畢竟掌握食鹽的也就那么幾家,但是呢林旭也是反其道而行之,主動去談價,主要也是希望把另外的幾家有資格販鹽的給擠掉,這樣才能占據(jù)更大的優(yōu)勢。
雖然這樣的做法,似乎有點不太地道,畢竟別的大街上也是有另外販鹽的商鋪,這樣的搶生意不是那么合適,但是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為了占據(jù)更大的市場,也是不得不這樣了。
而且之前鹽司只是說各個大街都有一個有資格都經(jīng)營食鹽的,所以不能去另外的地方去開設(shè)商鋪,但是呢并沒有說不能去推銷,反正別人愛去哪里賣是個人的自由,只要對方答應(yīng)這樣的事情,那么自己可以給他們送去,而不用在其所在的地方開設(shè)商鋪,就沒有違反這樣的約定。
當(dāng)然了這僅僅是限于哪些需求量比較大的,不可能每一個人都是要親自送去的。
這么一段時間,林旭也是在做這樣的調(diào)整,可以說非常的勞累,雖然他也是擔(dān)心林雨的事情,但是一時間也是顧不上了,還是相信對方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的。
林雨出來的這些時間內(nèi),他肯定是不知道家里的情況,也不知道林旭是如何布局的,但是呢對于對方這樣的決定,他基本上還是應(yīng)該比較認(rèn)同的。
本來他也是知道其父親可是在昌南混跡了幾十年,對于生意上的事情也是駕輕就熟的,林雨自己不必參與其中,林旭本人就可以處理好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