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冬月,鹿臺城,沫都王宮的東西都搬過來了,橫豎也不太遠,也就四百多里路罷了,比起唐代李隆基跑去洛陽就食已經(jīng)是非常的方便。
淡雪紛飛,為屋舍工地染上一層白色,工地上的活兒也停了下來,只有幾個穿著毛皮外套的商王官奴在河面上鑿冰捕魚,這是冬天僅有的一點新鮮食材。
鹿臺苑,大殿,桶狀小鐵鍋架在陶制小火爐上,里面肉湯翻滾,散發(fā)出濃郁的雞湯香味,這可是正經(jīng)的養(yǎng)足了兩年的蘆花母雞的骨頭配合淡水貝等材料熬制的高湯,也就商王能在這冬至的日子拿出來吃一吃。
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此時的美食,比如說用粟米粉和肉醬做的千層餅一樣的食物,鹽和鹿肉碎腌制的醖,黃豆和鹽腌制的醬,柰子發(fā)酵失敗而產(chǎn)生的微甜醋,蔬菜只有發(fā)黃的韭和甘棠葉子做的涼拌菜,其余都是各種腌肉、咸魚,最大的特點就是一份切好的魚片。
“大王,為何不許食生?”姬棠很好奇看著大家把魚片放進鍋里燙熟,而不是直接拌上干蔥吃,一問才知道是子受不讓吃生肉和生魚,最起碼也要燙到斷生才能入口。
“你想死得快一點,可以多吃”子受翻了個白眼,“稍后我給你一枚丹藥,你吃下去,然后休息兩天再說?!狈凑龓呀?jīng)修好了,就希望這小姑娘到時候不要看著那打出來的蛔蟲嚇得蹲不穩(wěn)就行了。
這個丹藥是姜后做的藥丸子,以蛇女的眼淚為主藥,配合其他一些緩解毒性和修復(fù)腸胃的草藥搗成泥做的,因為服用一次需要間隔很久,所以,子受倒是沒有太大的戒備。
“啊,可是,我見其他人都是這樣吃的???”這個時代的人大多喜歡吃生食,這倒不是因為這么吃有多好吃,而是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他們吃生食是為了里面的血水帶的鹽分,第二個就是熟食十分消耗燃料。
青銅和銅鍋根本不是普通人用得起的,而且即便如此,燒熱難度也挺高的,而除了貴族外,野外的樹木是不允許砍伐的,燒火只能撿那些掉落的枯枝。
如果要打制木器,要么選擇找貴族買樹,也就是獲得許可可以在山林里面砍樹,要么就是跑去管不到的深山老林獲得木材,沒有第三種辦法。
所以,真正的貧民連房子都沒有,是用那些木枝和樹葉搭的窩棚,最常見的就是用草席鋪地,兩根木棍支撐起來的用軟枝條、干草編制的一個傾斜的棚子,這就是大部分貧困黔首和奴隸的住所。
要想起宅子,那么稍好一點的就是土胚墻,然后將撿來的樹枝搭在屋頂,蓋上葉子和稻草,再用石頭壓住避免被風(fēng)吹跑這樣子,這都算是比較殷實的好房子了。
真正用土木磚石修筑的房子,被稱之為“上造”,即便是秦漢時期,也只有有爵位的人才允許修建這樣的房屋,這不單是錢的問題,還包括社會地位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就是只有武士才有。
因此,用陶鍋煮熟肉,消耗的燃料,根本不是普通人甚至武士階層都承受得起的,劈木成的木柴可不是給普通人用,而是宗廟和貴族使用的,所以,有一個東西的名字就叫做“鬼薪”,也就是專門負責(zé)劈木柴給宗廟祭祀等等時候使用。
普通人做飯只能撿干枯樹枝,走幾里路才能撿到夠做一頓飯的燃料,而對于黔首來說,這種情況一直到唐代都沒什么改變,直到經(jīng)過五代十國的混亂之后,這種管制幾乎消失,城市化興起,這種木柴才進入平民家庭。
才開始流行各種各樣的熟食等等烹飪法,生食的數(shù)量也漸漸減少,在此之前嘛,不管是柴還是碳,基本上都得是城里人才用得起的,也就是此時的國人才用得起的。
至于說家具,平民家庭有個錘子的家具,結(jié)婚的時候,能夠打個桌子什么的,就算是殷實之家了,對于各種木器家具的需求幾乎是沒有的,因為就算做了都沒地方可以放。
在民間村邑找木匠、鐵匠、陶匠這樣的職業(yè),差不多和做夢一樣,這種手工業(yè)者只有在大邑、城鎮(zhèn)里面才有,尤其是鐵匠,只有城和鎮(zhèn)(此時軍事駐屯編制)才能找到,而且嚴格來說,不是鐵匠而是冶匠,并不打鐵,冶煉青銅的。
“行了,在我這里,就按我的規(guī)矩來,所有的食物必須做熟了才能吃,包括水果”雖然煮過的水果味道很怪,可是比起吃了不干凈的水果,直接拉肚子來說,這個犧牲已經(jīng)很小了。
吃完朝食,侍女送來茶湯,茶此時已經(jīng)有了,可惜是宗教和醫(yī)學(xué)用途居多,祭祀們用草藥、茶葉、花草等等炮制成香湯,在舉行祭祀的時候作為貢品和飲用,甚至用于沐浴,使得身上帶著一股草木藥香。
制香、熏衣、泡香湯這樣的行為很早就有了,雖然古人不能理解瘟疫和疾病的成因,但是他們可以看到保持潔凈芳香的狀態(tài),得病的概率更低,最終就形成了宗教和社會習(xí)慣,尤其是在上層社會當(dāng)中尤為流行。
濃綠色的茶湯帶著濃郁的苦味,子受當(dāng)然沒法炒茶,這些茶葉是發(fā)酵茶末,而且多的是老葉子,畢竟,這年頭茶是一種草藥,而不是飲品,采集的時候,不會為了口味而挑嫩葉,都是摘的普通的老葉,甚至還帶著葉梗。
而子受也真的是當(dāng)藥湯來喝的,這年頭冬天別想吃到什么綠葉菜,這種發(fā)酵過的茶末泡的茶湯就是唯一提供維生素的來源,除了姬棠外,其他人也都習(xí)慣了大王這樣的奇怪的飲食,而且說真的,也確實對于腸胃和食欲很有好處。
哪怕是不怎么理解的姬棠喝了幾口之后也覺得腌肉的油膩感和腹脹感好了許多,就是這滿口的苦澀實在有點難受,不得不喝了兩口漿水。
這種粟米發(fā)酵物,是子受試圖釀酒的副產(chǎn)品,簡單說,要么發(fā)酵有問題,要么是工藝有問題,最終弄出來一種類似醪糟一樣的微酸發(fā)甜,還帶著淡黃色米粒碎屑的奇怪飲品。
為了避免浪費糧食,就算是這種失敗品或者說副產(chǎn)品,也只能將就著喝一喝,不過,在冬天這糟糕的伙食情況下,喝這玩意兒還真有點開胃的效果。
對于姬棠來說,嫁過來沒多久就徹底的“此間樂,不思家”了,吃穿住用,無一不精致,尤其是吃的方面,她這個年紀的小女孩正是發(fā)育身體的時候,對于口腹之欲很難抑制。
女孩子發(fā)育比男孩子早,偏偏哪怕是貴族家庭,她這個年紀的庶出女子也得不到充沛的營養(yǎng),還要做很多的活才能換一口飯吃,也還得等壯勞力吃飽才輪得到她。
因此,這個時代,即便是年紀到了的女孩子,其外形身材也看上去十分的貧乏幼稚,頭發(fā)發(fā)黃,肌膚干枯,并不可愛,也不漂亮,所謂的“黃毛丫頭”大概就是這么來的。
但是,子受這里就不一樣了,他這里不克扣伙食,男女一視同仁,特別是姬棠這種長身體的和姜氏這種正在備孕的,更是特別優(yōu)待,自然讓姬棠放開胃口大吃特吃,沒多久,身上就有了點肉,不再是干巴巴的柴火妞模樣,兩頰也豐潤了起來,有了點蘿莉的可愛感。
“大王,糧倉的食物不多了,估計明年又無法籌備足夠的軍糧。”
“嗯,這很正?!弊邮茳c點頭,這年頭打仗誰不是動輒花幾年功夫籌備糧食的,何況說,自己這還有兩個大工程壓著呢,水利和桑基魚塘的產(chǎn)出被這兩個工程本身吃得一干二凈,甚至還要倒貼進去。
而鹿臺苑的修建工程還不能停,因為這里對于沫都和未來的洛都都很有意義,這座小型要塞,即可以防御北方來的敵人,還能割裂東西兩邊的聯(lián)系,更是扼守大河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