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茹云心里很篤定。
弟弟的詩她有自信,甚至比他自己還自信。
“實話實說?”方源確認道。
“對!咱們武林中人還有什么好扭捏的?”齊茹云有些不耐煩了。
方源點了點頭,朗聲道:“對于這首五言律詩,我只有四個字能形容我激動的心情!”
“哪四個字?”有人好奇地接茬。
方源深吸了一口氣,大聲道:“狗屁不通!”
瞬間,所有人都安靜了,跟著爆發(fā)出一陣哄堂大笑。
“噗嗤!”
“哈哈!”
……
“哪里不通,你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我可不放過你!”齊茹云很生氣。
要是稍微挑點小毛病,她也就忍了,可是居然說弟弟的詩是狗屁,還不通,那就忍不了了!
石不改接口道:“若是方先生信口雌黃,我老石雖然不成器,也斗膽要為齊賢弟主持公道!”
所有人都盯著方源,想看看他到底能說出什么道理來。
方源“呵呵”一笑:“齊少這詩,與其說是詩,不如說是打油詩,與其說是打油詩,還不如說是順口溜,還是不特么很順的那種!”
這話一出,群體嘩然。
方源這是完全不留退路啊!若是不能有個合理的解釋……
方源掃了眾人一眼,臉上表情絲毫未變。
他為什么如此不給齊熠面子?自然有原因了。
齊熠眼睛里深埋的嫉恨,你當方源不知道呢?齊熠屢次出言譏諷、嘲笑,你當方源脾氣好呢?
“說吧,我這首五律有什么問題?”齊熠的耐心已經(jīng)完全耗盡,只要方源無法自圓其說,他就準備挑戰(zhàn)對方,好好教訓(xùn)一下他!
方源淡淡一笑:“寫詩自然要按詩的格式,這一點你們沒意見吧?”
所有人點頭。
方源向方丈道:“請方丈解釋一下,五律的基本格式?!?br/> 方丈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所謂五律……”
方丈也真博學,竟然將五律的格式解釋得相當清楚。
所謂五律,就是五言律詩。
共八句,每兩句為一聯(lián),可以分為四聯(lián),即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其中頷聯(lián)、頸聯(lián)必須對仗。
要求每一聯(lián)的末尾句必須押韻,整首詩的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凡是不押韻的句子,結(jié)尾必須用仄聲。
所謂仄聲就是古詩讀音中平、上、去、入四聲中的后三個。
推廣到普通話,就是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
每聯(lián)都是一個對句,一句中平仄相間,對句中平仄相對,上一句用平聲的地方,下一句就必須用仄聲。
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或者: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這些都是可行的。
個別不太重要的地方,例如每句第一個字、某些情況的第三個字,可以稍微放松限制,可平可仄,其余的位置都是嚴格限制的,如果平仄不調(diào)就叫做出律。
最后,還要求“粘對”。就是說兩聯(lián)之間,上一聯(lián)的尾句與下一聯(lián)的首句,二、四字的平仄要相同。
此外還有拗句、拗救等講究,這些就稍微復(fù)雜些了,一時半刻講不清楚,方丈也只略微提了下,并沒有細說。
方源等方丈解說完之后,看向眾人:“你們還用我再說得明白些嗎?”
不少人都搖了搖頭。他們只是沒研究過詩詞格律,一旦有人跟他們說了,倒也不至于聽不懂。
現(xiàn)在一看,齊熠的詩的確有很多出律的地方,例如……
還是別舉例了?!?,舉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