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采摘下的飛梭長茄,能挖出坐人的位置,還能夠安裝安全繩,保證搭乘者在行駛過程中,牢牢地固定在飛梭長茄上。
但使用多年的飛梭長茄,外觀質(zhì)地會發(fā)生很大改變,虛空的內(nèi)部海綿空洞逐漸消失,船體凝實,等到完全不能使用時,飛梭長茄表面鱗片狀的清羽也同時全部消失,整個外觀光滑晶瑩,剔透生輝,就像渾然天成的紫水晶。
采集將飛梭長茄內(nèi)高品質(zhì)晶源體采集走后,船體本歲雖然不能再放入水中使用,但這種透明如紫色水晶的質(zhì)地,能夠通過多種加工工藝,制作成一種浮力極強,韌性很足,但本質(zhì)堅實如金剛的材料。
這種名為水動石的物質(zhì),廣泛被用于各類機械制造中,特別是修建水上房屋的上等材料。
林曾煉制完飛梭長茄之后,就找了兩個空置的種植爐,種了十幾棵的飛梭長茄。
生活在地底,有一些更適合生長在地面環(huán)境的植物,他通常都找個種植爐,放入土壤,進行種植。
育種空間內(nèi)大小有限,他也沒有過多浪費秘境囤物,這些種植爐,林曾專門在地底世界找了一個二十多平方米的白玉壁山洞擺放。
他直接在購物網(wǎng)站上訂了鋼鐵架子,然后這些種植爐被貼好標(biāo)簽,整齊放在鐵架子上。
當(dāng)林曾想要某種植物原料的時候,直接去這個種植洞中尋找。
他手頭上低級種植爐的數(shù)量不少。
這種低級種植爐體積大約有普通的飯碗大,內(nèi)部種植空間在20-30平方米,并沒有任何特殊屬性,也沒有加入時間和空間的特殊力量。
它們有些是林曾在學(xué)徒試煉境中憐惜符文圖紋所得,還有一些是林曾在制作微空間時的失敗品。
雖然對普通人來說,這種宛如掌上小菜田的種植爐非常奇妙,但實際上的作用,還是有些雞肋。
在異度世界,這種種植爐大多數(shù)土地較為緊缺的城市中下層家庭使用,而稍有財富者,家里都祖?zhèn)髦玫姆N植微空間。它們有些加入了空間能量,宛如一個小農(nóng)場;有些加入了來自自然界的金木風(fēng)水等能量,能夠種植需要特定能量的珍稀植物;還有一些加入了時間能量之后,能縮短植物生長周期。
這些屬性的種植爐,才有收藏價值。
而且,種植爐內(nèi)部空間,對一些有生長條件稍高的植物,并不是特別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比如說光油樹,在種植爐里的生長情況,只有露天環(huán)境的一半,還是并非最佳種植地的東南沿海地區(qū)的露天環(huán)境。
不過,地底世界可種植的土地面積不多,這些種植爐倒是派上用場。
從學(xué)徒試煉境中獲得的種植爐本身能分解巖石垃圾,生活垃圾等等,倒是讓林曾和江畫省去了在地底山洞生活時,處理各類垃圾的麻煩。
林曾倒是沒有將它們拿來種菜養(yǎng)瓜。
他主要是它們栽培新植物。
一些植物尚未推廣,林曾不可能用種子從秘境進入者手中兌換植物原料,就只好自己種植。
因為他手上擁有大量肥水微子溶液,所以大部分的植物,倒是在種植爐里生長沒有影響。
等第一株飛梭長茄果熟蒂落之后,林曾就拿飛梭長茄進行了試驗性的水上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