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丁,這附近哪里有賣小魚苗或者小蝦苗的地方?”林曾成功用氣泡系晶源體兌換了微型生態(tài)水氣泡后,睜開眼睛,詢問開車的丁正。
“啊?”不太明白為何前往機場的老板突然詢問魚苗,不過丁正想了想,說道,“這附近有一個農(nóng)貿(mào)市場,經(jīng)常會有新鮮的小海魚和活蝦賣,我老婆經(jīng)常會買些回來,油炸著吃。”
“會遠嗎?”兩百個單位的氣泡系初級晶源體,兌換并非一株植物,竟然是一百棵微型生態(tài)水氣泡。林曾想到這種特別的氣泡系植物,就忍不住想試一試。
“不遠,挺順路的,進去買一下,多花十來分鐘吧?!倍≌浪懔艘幌聲r間,笑嘻嘻的說道。老板主動和他說話,整一個話匣子的他精神勁都提起來了?!澳鞘强拷喪械拇箧?zhèn),我們大家的老婆孩子大部分都安頓在那里?!?br/>
“你孩子多大了?你在朵瑙山工作,不方便照顧到家庭吧?”林曾聽丁正閑聊,關(guān)切地問道。
“我孩子最大,眼下已經(jīng)念幼兒園了,肯定不能跟我去朵瑙山。不過老板你給的假多,我每周都能回去兩天,比以前當兵的時候,還有去年跑運輸?shù)臅r候,顧家的多?!倍≌龢泛呛堑卣f著自己的事情。
林曾很有興趣地聽著他絮叨家常,轉(zhuǎn)眼就到了丁正所說的小農(nóng)貿(mào)市場。
停好車,丁正陪著林曾走進有些清冷的市場,此時并非采購高峰期,各路小販們正在勤勉整理攤位上的貨物。琳瑯滿目的品種,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很新鮮,看起來更接地氣。
比起許多文藝作品里描寫的歐洲市集,華國的這些農(nóng)貿(mào)市場,看起來也很有自己的特點。
從菜攤子走過,不時有忙碌的小販用拗口的普通話招呼兩句,不過林曾和丁正目的地市場靠里面的水產(chǎn)品。
果然如丁正所說,林曾一眼就看到養(yǎng)在塑料桶里的活蝦,個頭不大,但適合油炸蝦餅。江畫曾經(jīng)做過兩次,林曾吃得滿口噴香,從此記憶尤深。
不多說,林曾也沒討價還價,直接讓買水產(chǎn)的老叔公,弄了一個大塑料袋,連蝦帶水,一股腦裝進塑料袋子里。
裝了半袋子水的塑料袋,圓圓鼓鼓,里面有活躍的青灰色小蝦苗受驚似得亂竄。
滿臉皺紋的老阿公,難得遇到一個好爽的客人,笑得合不攏嘴,連連說讓他們常來。
林曾看到這位老阿公的身后,一位大約六十多歲,一臉風霜的老阿婆,手上拿著錐子,將一顆一顆的海蠣子,從堅硬的殼中撬了出來,動作嫻熟。
“這沒開殼的海蠣子,幫我拿幾個。”林曾想到先前紅仔和艾薩克在海邊撿拾海蠣子的開心模樣,忍不住說道。
那個老阿公倒是奇怪林曾買沒開殼的海蠣子,開口勸道:“今天的野生海蠣子很新鮮,都是剛開殼的,你買沒開過的海蠣,拿回去多麻煩。”
“沒事,你拿幾個給我就好了,我不是拿來吃,有其他用處?!绷衷斎徊粫切┍磺说敉鈿さ暮O?。
最后,這位賣水產(chǎn)的老阿公也沒有收林曾海蠣子的錢,而是送了幾個笨重的海蠣子給林曾??此仆Χ喾至浚瑢嶋H上卻開不出多少海蠣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