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和洛凝兒到了三寶營地時,已是日暮四合。
這個完全是因?yàn)樾拚叩木奂l(fā)展起來的營地十分的簡陋,靠著一圈半人高的籬笆圍起來,營地里的木舍草屋大多年久失修搖搖欲墜,很多臨時落腳的修者并無一屋遮雨,就那樣隨意的就地扎營。
兩人一猴走進(jìn)營地立即引來一些打量的目光,其中尤以打量洛凝兒的目光最多。
盡管洛凝兒故意把自己弄得蓬頭垢面,但那纖細(xì)妖嬈的身段還是吸引了不少如狼似虎的窺探。
陳凡和洛凝兒找了個空曠的地方,準(zhǔn)備晚上先將就一晚,明天再去白馬鎮(zhèn)采買一些補(bǔ)給。
兩人剛停下來,此前在路上遇到的探險隊便一前一后的回到了營地。
四位怒氣沖沖的修者在前,破衣爛衫的小和尚耷拉著腦袋在后。
到了營地,白衣劍客便氣急敗壞的把這件事四處說了去。
一只紅花鹿幼崽,每人能分四塊靈石,換算成金銀,也有四個金錠子了。足以讓這些混在底層、掙扎在溫飽線上的修者暴跳如雷了。
有白衣劍客的大肆宣傳,小和尚不守規(guī)矩的惡名很快傳遍整個營地,恐怕以后再有隊伍進(jìn)山,是無論如何不敢?guī)е@小和尚了。
洛凝兒翻出最后一點(diǎn)裹腹的野果遞給陳凡時,陳凡正在打量著這個小和尚。
就在他們不遠(yuǎn)的一棵大樹下,小和尚盤坐入定,雙手合十,嘴唇呢喃有聲,似乎是在念經(jīng)。
小和尚面色稚嫩,個子也不高。他那一身僧服也不知穿了多久,風(fēng)吹日曬早已經(jīng)脫了漿色,更是一個補(bǔ)丁接著一個補(bǔ)丁,便是佛家穿的百衲衣,千縫萬補(bǔ)也不過如此了。
腳上那雙草鞋更是慘不忍睹了,兩只腳都露著大腳趾,竊竊的縮在鞋里不敢冒頭。
早在山林里,陳凡便以神識悄悄探查,他發(fā)現(xiàn)這小和尚雖是其貌不揚(yáng),但卻是那支探險隊里唯一一位靈力流暢,吐納平和有度的修者。這說明,小和尚修的心法是極為高級的,絕不是其余四位的地攤心法可以比的,這便讓陳凡想到了大恩寺。
中州大陸上的僧侶,十之八九都是出自小禪山上的大恩寺。
大恩寺也是與青石宗一樣傳承千年的老宗門,這個在大門上高懸普渡蒼生的禪林至尊有一套獨(dú)門的金蟬心法頗為玄妙,將修行與佛理相結(jié)合,以至于經(jīng)常有高僧念著經(jīng),念著念著就入圣了。
青葉大師的筆記里對那小禪山就頗多詬病,說那些老禿驢最是心機(jī)。你與他講修行,他就給你講佛理,你給他講佛理,他給你講禪心,最后他們借著金蟬心法成佛成圣,啥都沒耽誤。
又說這大恩寺講慈悲立普度眾生大宏愿,實(shí)不知死于他們伏魔棍法下的人估計比他們度的人要多的多。
陳凡想起這些不由得覺得好笑,青葉大師的筆記內(nèi)容駁雜,時常有大段大段的牢騷,言辭滿是怨氣,讀起來卻又覺得可愛。
陳凡分神這一會兒,小和尚已經(jīng)念完經(jīng)了,只是依然盤坐在那。提溜著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
每見到行人手里拿著吃的,他的目光便死死盯著不愿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