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文社舉行的那一場文會,柳青心不在焉,寫文章的狀態(tài)很不好,拿著草稿紙涂涂改改的寫了兩個多小時,最后才定稿,用正楷一筆一畫的抄寫好。
但是自己默讀了一遍,很不滿意,就以他自己的標準來看,這也是水準之下的作品。
不過在交流的時候,他也沒有受到多少批評,畢竟之前在床上躺了那么久,功課落下是可以理解的。
只有洛秋風知道柳青這一次大失水準恐怕不是因為身體的原因,而是心不在焉的緣故。
別看他要求柳青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實際上他聽到端午詩會的消息時,內(nèi)心也是挺澎湃的,也沒有抑制住自己的興奮之情。
這也是過了幾天的時間,才鎮(zhèn)定下來,但心里想得最多的還是那個詩會。
對于柳青的大失水準,他還是能夠理解的。
只不過,他給了柳青那個消息,對于柳青到底能不能夠抓住這么一個機會,也沒有多大的信心。
因為柳青從來沒有表現(xiàn)過自己在詩詞方面的才華,從他的文章來看,也看不到多少才氣,恐怕詩會的時候也只是一個背景板。
只不過他覺得應該要給這么勤奮努力的小伙子一個機會。
這一場文會進行到了申時四刻,也就是大概下午四點左右,這才散會。
上午是出題作文,做完之后吃了一頓由鳳鳴觀供應的豐盛的午餐,下午開始品評大家的文章,優(yōu)秀的大家共同學習,有問題的也指出來,以后也好避免。
還會在這些文章里面評定出前三名來,各有獎勵。
一次每個人都得交一兩銀子的聚會,一般也會有幾十兩銀子,在這幾十兩銀子里面,提供場地以及飲食服務的鳳鳴觀收一些,負責活動的會首收一些,幾個作為評判者的舉人也會收一點酬勞,然后就是文章被公推為前三名的作者獲得獎勵。
不是很多,能起到一個激勵的作用,又還不至于為了誰應該獲得獎勵而翻臉的程度。
柳青參加文會二三十次,一次獎勵都沒有獲得過,不過在這樣的切磋交流中,也學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但是這一次文會上面的切磋交流,他都沒怎么聽進去,腦海里想的都是秦皇觀端午詩會的事情。
散會之后,他就背上行囊匆匆忙忙的往家里趕。
沒辦法,隔得太遠了,走得要慢一些,回去的時候天都已經(jīng)黑了。
再慢一些,凈街鼓過,被巡街的發(fā)現(xiàn),那就很麻煩了。
一路匆匆忙忙的走,回到靖西侯府的時候,大概也就是下午五點多的時候,酉時才開始,太陽在空中掛得還挺高的。
只是他已經(jīng)走出了一身的大汗。
穿越過來后,就沒有這么累過。
先回到自己的小院子,跟小蘋說了一聲:“我現(xiàn)在要去藏書室那邊看一看,飯可能會吃得比較晚一點,要不你就把飯送到那邊去,我在那邊吃?!?br/> 大虞重開科舉已經(jīng)有了一百多年,朝上的文官都是科舉所取之士,科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那些勛貴世家也開始重視這一塊。
靖西侯府在幾十年前就興辦了族學,讓族中子弟免費入學讀書,還建了一座藏書室,一開始就置放了幾百冊書,以后每年都會購置一些書籍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