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觀供奉的是秦武帝和他那個已經(jīng)被寫入神話的老師長生大帝,也就是拐騙了秦始皇三千童男童女的方士徐福。
在各種神話傳說之中,秦武帝只是一個半神,而長生大帝卻是一個真正的神仙,而且還是神仙之首,就如同古代中國道教里面玉皇大帝的地位,甚至還要高一些——因為在長生大帝上面,可沒有三清的存在。
秦朝早已經(jīng)覆滅,秦武帝這個皇帝的威望也在慢慢的減弱。
但是長生大帝這個神話里面的人物卻隨著時間的沉淀越來越有名。
神話人物就是這個樣子的,每隔一段時間,他在傳說中的能力就會變得更強(qiáng)大一些。
這個是隨著人民群眾想象力的提高而提高的。
這也使得本來是供奉秦武帝的道觀,慢慢的成為了長生大帝的道場。
這是京城最大的道觀,同時也是大虞國最大的道觀。
早期的道教在這個世界的影響力大的不可思議,秦朝之后的開國君主為了獲得更多老百姓的支持,想出了一個無恥的招數(shù),自稱自己就是長生大帝的弟子,奉了長生大帝的旨意下凡重生,替秦而立。
這樣一來,道教的利益得到了保護(hù),他起兵造反的罪名也被洗白,成為了吊民伐罪的替天行道者,當(dāng)上皇帝的合法性也有了。
這種宗教和世俗權(quán)力的結(jié)合,對他們來講,取得了雙贏的結(jié)果。
有了這樣一個先例在,以后歷代的開國君王都跟長生大帝扯上關(guān)系,都自稱是長生大帝座下弟子,以此來獲得造反當(dāng)皇帝的合法性。
一般來講,道教也會配合他們的演出,表示確實是這個樣子的。
這種雙贏的合作關(guān)系,也使得道教在這兩千多年來一家獨(dú)大,沒有任何的競爭對手有機(jī)會出現(xiàn)。
改朝換代發(fā)生過很多次,不管是哪一次的改朝換代,都得到了道教的承認(rèn)。
哪怕是對道教最不友好的大洪朝,開國君王也得做一場這樣的戲,自認(rèn)是長生大帝的弟子。
開國皇帝都要對長生大帝行弟子禮,這長生大帝的地位可想而知。
秦皇觀這一座世界上最大道觀的觀主,就是長生大帝的人間代言人,兼任著護(hù)國法師之位,名義上也是道教的最高領(lǐng)導(dǎo)人。
禮部下屬的道錄司正印副印,都是由秦皇觀的觀主指定的。
每一個皇帝繼位,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拿出大把的金銀來修繕秦皇觀,親自去秦皇觀進(jìn)香。
皇室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尋常百姓了。
秦皇觀的香火之旺盛,令人瞠目結(jié)舌。
作為這個世界道教的總部,它的占地面積也是一再的擴(kuò)大,在京城的建筑物里面僅次于皇宮大內(nèi)。
這里面的道士數(shù)量就達(dá)到了三千。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打雜的、護(hù)院的人員。
整座秦皇觀擁有著近萬人員。
說他們富可敵國,一點都不為過。
京城的老百姓,很少有沒向秦皇觀借過錢的,有時候甚至朝廷都得向他們借錢,只不過利息要低一些罷了。
京城之處,屬于秦皇觀的農(nóng)莊就有二十多座,面積一直延伸到另外的縣域。
這一座道觀一共有十六道門,每一道門都可以讓游客進(jìn)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