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到飯菜之后,小萱才算是明白了為什么小蘋說她們吃的殘羹剩飯會比書童單獨吃的飯菜要好。
因為給柳青這個主子的飯菜跟給她這樣的奴婢的飯菜檔次是不一樣的。
書童的飯菜,就是兩個素菜加上一大碗米飯。
而柳青的飯菜,卻是三葷兩素的搭配。
小蘋的次一些,但她這個柳青的房中人,飯菜的檔次也要超過一般的下人,甚至因為柳青這個未來駙馬的原因,已經(jīng)可以和庶子庶女們相比了。
小萱的和書童的飯菜都是一個檔次的,全素,也不是小灶里面做出來的,就是大菜盆里面撈的,油花都看不到幾個。
這兩個丫鬟是跟著柳青一起吃,柳青不可能將屬于他自己的那一份給吃光,他吃完之后剩下來的還是要比書童吃的要好很多。
別的不說,光那個油水就不一樣。
明白到這樣的區(qū)別,小萱心里的那一絲不平衡也終于消失了。
柳青倒是沒有關注那些細節(jié)上的東西。
吃完飯之后,他過去看知硯,情緒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了,這個心理素質(zhì)還是讓他挺佩服的。
反正他在這個年紀的時候,絕對是做不到的。
將知硯帶進了小院子里,算是正式上班了。
他的房子有三個房間,中間的是他的臥室,在他的臥室左邊,是兩個丫鬟住的房間,有一道門和他的臥室連著,另外還有一道門可以通到外面的走廊。
右邊就是書房。
因為房間有限,沒有正式的客廳,那書房同時也是會客之所。
書房和臥室并不相通,要進書房,那得從臥室的門走到走廊里面,然后再進入書房。
做出這樣的設計,也是為了有男客來到的時候女眷可以避起來。
知硯被柳青帶進書房之后,目光第一時間就被書房里面的書架給吸引過去了。
這是讀書人的通病,改不了的。
書房里面書架只有一個,里面的書并不多,五層的書架,只有第一層放了書,而且還沒有擺滿。
不是以前的柳青不愛讀書,而是沒有那么多錢買書,擺放不滿書架。
除了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jīng)和一本韻書之外,其余的就是時文集。
第二層放的是柳青的手稿,有的是這身體原來的主人寫的八股文,有的是穿越之后的柳青抄下來的詩詞。
本來是一頁一頁的白紙,寫得幾十上百頁,小蘋就用針線縫上,裝訂成冊。
這樣的冊子也有大幾十本。
第三層放的是筆墨紙硯那些玩意兒。
四層五層放的是幾個瓷器,有兩個花瓶,還有幾個是裝果脯糕點等零食的。
知硯看到書架第一層那一排書的時候,眼神中甚至還露出了一絲不屑。
那些書很普通,一部可以稱之為珍本善本的都沒有。
不過看到第二層那么多柳青的手稿,眼神中的那一絲不屑消失了。
能夠成為京城第一才子,才華固然很重要,但也離不開努力。
那些手稿就證明了柳青的努力。
書架之外,這書房里面還有一個書案,柳青繪圖寫字都是在上面做的。
書房里面有一座屏風,將書房隔開為兩片,一片就是書架書案區(qū)域,在屏風之后。
另外那一片放著幾張椅子和一個茶幾,算是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