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說《陶庵夢憶》了,這本書,這本書?!?br/> 扎著雙馬尾的女孩蹦蹦跳跳,生怕自己看錯了一般。
順著女孩手指的方向尋去,另外幾個女生同時尖叫起來,“《科塔薩爾論科塔薩爾》!”
聽到這本書名的我不禁笑了起來。
此書可真真是不好買了,這兩年這位阿根廷作者在上海的文學讀者里可算是越來越火,風頭雖然極不上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時期,但是這位杰出作者的書,經(jīng)過范曄老師的翻譯,又一次在華語讀者心中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不少人將科塔薩爾默默奉為“最愛的作者?!?br/> 這種愛,和我們愛馬爾克斯不同,和我們愛富恩特斯不同,和我們愛巴爾加斯·略薩不同,和后來的波拉尼奧也不同,同樣是拉美文學,人們對科塔薩爾的愛,是那種——正如西班牙《國家報》所言,熱愛科塔薩爾是整整一代人必須要做的事。
我當然熱愛科塔薩爾,這本《科塔薩爾論科塔薩爾》是讀高中的時候,有一天在外公書攤上偶然發(fā)現(xiàn)的,那時候我早已是科塔薩爾的書迷,卻不知這世上還有一本這樣的書……
遇到一本作者談論作者本人的書,自然是如獲至寶,捧在手里怕化了,放在枕邊怕壓疼。
讀大學第一天,挑選帶到學校的書時,這本書就跳進了書包里,之后一直陪伴著我讀完了四年的本科生涯。
我當然不會輕易將它讓給其他讀者。
“到底這些書是誰的呀,要是便宜的話,我想都買回去。”
“要是貴我也要買那本科塔薩爾。”另一個女孩說。
“真想看看是什么樣的學長,能有這么好的品味,難道是我們學院大四畢業(y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