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廷達和顏清一同踏上前往月港的路,一個帶著賣地招人送地攬名的使命,另一個則去勘察地形,在陳千戶名下土地中挑選一處適合作為酒樓客棧的土地。
真正打動顏清的并非是陳沐開出的條件,三分的利益并不能讓自己坐擁一處酒樓的顏清心動,而在于陳沐構建的遠景,把酒樓、客棧、商鋪、倉庫這些合為一體,經營屬于海商的會館,才真正讓顏清感興趣。
當然,把小顏掌柜托付給陳沐是不可能的,老顏走之前沒少對顏清遙耳提面命地一再重申——兵者大兇,離陳軍爺遠一點,沾到煞氣咱家可受不了!
縣令周行把第二批軍丁送到之前,香山千戶所也發(fā)生了不少事。
舉人公李燾從京城托人送信過來,說他已經平安到達,準備考試。信里絮絮叨叨地說著他這一路的見聞,說寧國府去年在太平縣給娃娃接種人痘預防天花、也說今年南京織染局內使張進朝在南直隸湖廣等地為皇帝選秀女,消息風聞天下,讓沿途各地百姓家家戶戶嚇得張燈結彩該結婚的趕緊結婚,沾到不少喜氣。
這是東邊的事,西邊的事呢,就要屬廣西來的幾個老兵,給陳沐送來個和尚。
“和尚叫常威,法號天時,嵩山少林寺弟子。嘉靖三十二年朝廷向嵩山少林寺傳下檄文,命少林派武僧抗倭。方丈坦然法師以少林規(guī)矩打出山門才下山,選出精悍武僧三十一人,由方丈大弟子月空法師率領,策馬持棍,攜刀矛長劍下山?!?br/> “淞江白沙灣一戰(zhàn),官軍因先遭戰(zhàn)敗畏縮不前,武僧沉艦三艘,殺倭百余;至泉州,武僧尚余十八人,立泉州少林寺,同軍民齊攻七星島,泉州方丈月空陣斃頭目黑田,后隨俞某陣亡于潮州戰(zhàn)役。”
信是俞大猷寫的,老將軍筆力蒼勁,陳沐一行行看下去。
“戰(zhàn)十余年,武僧殆盡,天時和尚是月空方丈大弟子,在泉州犯法,充軍聽用。討平伍端余黨時身受箭創(chuàng),老夫曾與少林有舊,如今僧兵只余他一人,不忍死于戰(zhàn)場,調入香山千戶所,在陳千戶門下聽用?!?br/> “萬望千戶好生照顧,其人棍矛經義甚佳,可為千戶旗軍教頭?!?br/> 陳沐看過書信,抬頭看了看廳中坐著的和尚和幾個送和尚過來的老兵。
老兵沒什么可看的,都是俞家軍,和尚年過五旬須發(fā)皆白,但灰撲撲的僧袍都遮不住健壯的身軀,筋肉都練到脖子上了,攜一根坑坑洼洼的三十斤混鐵棍,腰上挎著借刀,并非光溜溜的腦袋長著半寸白發(fā),頜下還有一綹大白胡子。
老劍眉眼神兇得很。
別說俞大猷在廣城總督衙門送他一份奇功,單單俞大猷這個名字,這個過去在歷史上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他就是送來個魏八郎那樣的傻孩子,他都會服服帖帖地養(yǎng)大讓他成才。
更何況這么一尊怒目羅漢了!
“俞將軍說,法師可為陳某旗軍槍術教頭。將軍既然說法師可做,那一定有可做的才能。不過法師要聽陳某驅馳,有事不得推脫,違背軍法從事?!标愩蹇粗蠛蜕袉柕溃骸胺◣熆稍敢??”
“嗯!”
大和尚甕聲甕氣地點頭,陳沐觀察他時他又何嘗沒有觀察陳沐,年紀輕輕坐上千戶之位,說話不急不躁,身后兩人握倭刀的手法分明是經年的倭寇,卻服服帖帖,看上去像是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