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樂凌峰!
華夏,金陵,育萃中學。
一間教室內,一名身體修長,臉帶溫和笑意的青年老師正在給初三的學生上著課,老師年紀不大,大約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應該是大學剛畢業(yè)就來教學的那種。
“大家知道我們這里是什么城市嗎?”青年老師沒有帶書本,拿著一個話筒,望著底下的學生,笑著問道。
“金陵!”底下的學生無語的回答道,如果連這個問題都回答不上來,那么他們干脆回去上幼兒園算了。
“那好,今天我不講課本上的知識,今天我就好好的給你們講一講我們生活的城市,金陵,讓你們全方位的了解一下這座歷史古都,也讓你們以后出去的時候人家問你關于金陵問題的時候,別給金陵這座城市丟臉?!?br/> 金陵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長江不僅孕育了長江本身的文明,也催生了像我們出生地,金陵這樣的江南古城。
金陵地位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襟江帶河,依山傍水,山川秀美,古跡眾多。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游歷金陵后,就曾寫下過關于金陵的文章,其中就有這樣一段評價:“逛金陵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你可以揣摩,你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
不論是六朝古都,十里秦淮,鐘山風景區(qū),夫子廟,還是總統(tǒng)府、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這些都是我們金陵獨有的風景名區(qū)。無論去往哪里,金陵這座歷史古城,總給人一種滄桑后沉淀下的厚重歷史感,逛金陵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的痕跡?!?br/> 鐘山毓秀似蟠龍,鑿嶺埋金又如何
紫金王氣生六朝,逸仙更在陵中臥
對于金陵,有一處地方,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秦淮河。
不論是詩詞還是名人,秦淮河畔從來沒有缺少與停歇過。
在這里,曾經有無數文人墨客憑吊吟嘆。最有代表性的詩作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這首詩,大家估計都不會忘記:“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
秦淮河兩岸有個佛寺,在南朝時時非常的著名,那就是安樂寺。著名畫家張僧繇畫的四條白龍,留下了“畫龍點睛”的故事就是來源于此。
在古代,秦淮河畔,畫舫飄蕩,才子佳人坐于此間,吟詩作對,好不暢快舒心。
夢中本是傷心路。芙蓉淚,櫻桃語。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遮莫今宵風雨話,要他來,來得么。
安排無限銷魂事。砑紅箋,青綾被。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算來還有許多時,人近也,愁回處。
不論是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還是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陳圓圓,這剩下的七艷,都給當時以及現在的眾人留下無數的感慨。
這八人如果放在現在的娛樂圈,絕對可以造成現象級的轟動。
金陵……
講臺上的青年老師認真的講解著關于金陵古代的地理環(huán)境,人文歷史,詩詞歌賦等等。
他真的很愛金陵,很愛這個生他養(yǎng)他的地方,所以他要把金陵的所有有關的知識都教給他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