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怡聽了張皇后的話,臉上騰地升起一朵紅霞,輕聲說道:“趙大人于我有救命之恩,當(dāng)年若不是他,徐怡早已被韃子俘去,作了他鄉(xiāng)之鬼,慶記商行也是他一手所創(chuàng),我魏國公府也是股東之一,是以平時有些來往,事情并不是皇后您想象的那樣。”
張皇后聽到徐怡提起慶記,眼中也是露出羨慕之意,贊道:“這個趙無忌,還當(dāng)真是個有本事的,也難怪你為他癡迷,既是有名的才子,經(jīng)商手段也是了得,又能治政理民又能上馬打仗,這樣一個年輕俊秀,倒也配得上我家的怡丫頭。
本宮聽說他的妻子不過是南京一人家的女子,你若是喜歡他,我便去與皇上說,請皇上傳下旨意,令趙無忌休了妻子,再將你賜婚給他,如此可好?”
徐怡聽了,大吃一驚,嚇得霍然站起,雙手急忙搖擺不止:“萬萬不可,趙大人與他的發(fā)妻情深義重,他們二人琴瑟相和,感情極好,他是斷然不肯休妻的,皇后對怡兒的拳拳關(guān)懷,怡兒感恩在心,休妻此話請皇后萬勿再提?!?br/> 張皇后聽了,一時也苦惱起來,皺起了眉頭,聲音也小了一些,似是在自言自語:“你和他既然毫無可能,那今后還是要減少跟此人的接觸才是,姑娘家家的,也要愛惜自己的名聲,終日和他混在一起,成何體統(tǒng)?
讓哀家想想,有哪些合適的少年英俊,配得上我家怡丫頭,嗯,吏部尚書李長庚之孫李懷仁,年齡與你相仿,吏部又是六部之首,位高權(quán)重,倒也配得上你們魏國公府;
成國公朱純臣的嫡子朱中興,年齡比你稍長幾歲,成國公貴為太傅,總管京營兵馬,朱中興早晚是要繼承國公之位的,也是個良偶;
對了,聽說翰林院新進(jìn)來了幾個庶吉士,皆都是年紀(jì)輕輕,才華橫溢,聽說相貌也俱是不錯,將來都是個要出閣拜相的,不如……”
剛剛坐穩(wěn)的徐怡聽到此處,不得不再度站起身來,婉言打斷了張皇后的話語:“請皇后娘娘不要再提了,怡兒暫時還考慮婚嫁之事,請皇后恕罪,卻是不必再費(fèi)心了?!?br/> 張皇后聞言,深深看了徐怡一眼,搖了搖頭,輕聲嘆了口氣:“你年紀(jì)也不小了,總這樣拖下去,卻要拖到何時?你母親給哀家寫信,其中未必沒有你父親的授意,婚姻大事,你可要慎重考慮為好?!?br/> 徐怡站在張皇后面前,垂眉低頭,嘴唇緊緊抿住,表面看似一片平靜,實(shí)際上她心中也是思緒萬千,愁腸百結(jié),她何嘗不知道自己和趙無忌之間隔絕著難以逾越的天塹?
趙無忌非常重感情,他不是那種為了榮華富貴就可以拋棄糟糠之妻的人,皇上若是下旨讓他休妻,只怕他不但不會遵旨,反而會因此與崇禎翻臉,他與崇禎都是性情剛猛之人,崇禎若是堅(jiān)持的狠了,趙無忌一怒之下,憤而造反的可能也是有的。
她與趙無忌接觸的久了,也隱隱能夠感覺到,趙無忌的那些驕兵悍將,對當(dāng)今天子是非常的不以為然,這些緊緊圍繞在趙無忌身邊的猛將謀士們,若是趙無忌因休妻之事與崇禎翻臉,扯旗造反,只怕他們不但不會感到沮喪,反而會歡欣鼓舞,認(rèn)為自己終于得到了大展拳腳的舞臺呢。
如今天下不是亂世,更似亂世,無數(shù)有心人早已暗暗開始為自己預(yù)留退路,趙無忌年紀(jì)輕輕,文韜武略無一不精,治下百姓安居樂業(yè),奉其為神明一般,手下又有一批能征慣戰(zhàn)的將領(lǐng)和士卒,他若當(dāng)真扯旗造反,應(yīng)從者想必也不會少,這大明天下又有誰能攔得住曾擊敗多鐸、多爾袞的他?
自己為魏國公府嫡女,國公府與大明休戚與共,俱為一體,無論是兒女之情,還是家國之情,自己與趙無忌的關(guān)系都是宛若一團(tuán)亂麻般,剪不斷理還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