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浙兵戚金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br/>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建奴兮,覓個封侯……”
河北大地上、一首吳音所唱的軍歌向著四周擴(kuò)散,四千人馬高舉大明的旗幟,一邊歌唱、一邊北上。
這些個頭不高的南方漢子,一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齊聲歌唱,吸引了道路兩側(cè)農(nóng)田中百姓的注意。
他們身上的南兵甲胄,到了北方反而十分顯眼。
他們行軍講究,走狹窄的道路,并且路程很近時,整支人馬如線列般行走,每五人以中間一人前后四人分二層,各去一步,押運輜重的板車在隊與隊的中間。
若是來到路寬道遠(yuǎn)的地方,則每層士兵照單擺列,每前后各去十五步,押運輜重和甲胄的板車,則是放在外圍兩側(cè),士兵走在內(nèi)側(cè),預(yù)防突襲。
這樣的軍隊,軍容,在明末尤為罕見,只可惜數(shù)量太少了。
“啪!”
忽的、前方數(shù)里外響箭在空中炸響,負(fù)責(zé)領(lǐng)軍的一名六旬老將立馬抬手,瞬間騎在馬背上的一名旗手連忙揮舞手中大旗。
大旗揮舞、原本還在歌唱的軍隊立馬噓聲,靜如止水。
很快、前方就出現(xiàn)了小股灰塵揚起的情況,而后一名策馬而來的騎兵在那六旬老將前勒馬作輯道:
“戚將軍!前方皇宮派人來宣萬歲口諭!”
“唏律律”的戰(zhàn)馬喘息聲作響、不過更讓那被稱為戚將軍六旬老將激動的,是皇宮派來人宣口諭的事情。
“來人、下馬,備桌案!”
戚老將雖然年過六旬,卻中氣十足,而他背后的三名中年、青年副將聽后,連忙翻身下馬,叫人擺案迎接天使。
戚老將本人也是如此,翻身下馬后,看著手下的人馬擺案,眼巴巴的看著那天際邊策馬十?dāng)?shù)騎,漸漸向他們靠近。
很快、他們就看清楚了來人的模樣。
他們十余騎分別身著緋紅曳撒,為首兩人身著百戶服,一人身著宮里太監(jiān)的曳撒,赫然是錦衣衛(wèi)和宮里的人。
在大明的地界上、還沒有人敢冒充錦衣衛(wèi),因此隔著老遠(yuǎn)見到他們后,戚老將就帶著三名年輕副將,單膝跪在了地上。
十余騎在戚家軍探馬的陪伴下趕到了軍隊前方的道路上,那錦衣衛(wèi)百戶和太監(jiān)也紛紛下馬。
他們在見到戚老將都準(zhǔn)備好了所有東西后,也沒有含糊,而是直接從馬背的一個匣子里,取出了貼金軸的五色蠶絲圣旨。
“副總兵戚金接旨……”太監(jiān)唱禮高喊,而戚金連忙帶著所有人叩首高聲:
“萬歲萬歲萬萬歲……”
見戚金態(tài)度誠懇,傳旨太監(jiān)也張開貼金軸的圣旨,高聲唱禮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朕惟初登大寶,遼事混亂。而軍帥戎將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br/>
“吳松副總兵戚金、乃能文武兼全,出力報效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
“今敕曰:爾吳松副總兵戚金,昔年抗倭有功、今聞遼事起而募兵北上,忠心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