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赫舍里等人心中如何腹誹,面上卻是不敢有半點顯露,相反,還要做出一副自己做的不對,沒有給皇帝充實后宮綿延后嗣的表情。
????顧芳怡則不同,不同于赫舍里等人心中的酸楚,顧芳怡聽到孝惠太后的話想到的不是又要進(jìn)多少新人,而是孝惠太后一向不問后宮事,就算是想要讓自己參與選秀,也不至于在這么多人面前說起這個,頂多在背后提點一句罷了。
????可是孝惠太后偏偏沒有,相反還在眾人面前提出來,更是讓自己照應(yīng)和塔之女,這可一點都不像孝惠太后的行事作風(fēng)啊。
????聽到孝惠太后這么說,顧芳怡下意識的用眼角余光掃過孝莊和蘇麻拉姑,見這兩個人也是沒有半點反應(yīng),可見孝惠太后所說的話早在兩人的意料之中。
????由此,顧芳怡不得不好好想想為什么孝惠太后會好端端的提起和塔之女,顧芳怡沉思了片刻,這和塔之女不是別人,在康熙后宮之中也是留下了名字的存在,是康熙五十七年被冊為宣妃的,在此之前后宮之中并沒有多少關(guān)于宣妃的記載。
????不過有史料稱,宣妃是康熙早期就入宮了的妃嬪,現(xiàn)在看了,這宣妃十有**就是這康熙十年入宮的,不過宣妃家世足夠,何意在康熙年間這么多年來居然連一個正式的位分都沒有,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封了宣妃呢?
????沒等顧芳怡多想,坐于高位上的孝莊開口說道:“說來,你從小和和塔的關(guān)系不錯,又是同屬科爾沁部的,如今和塔之女進(jìn)京,你也確實不好不表示一番啊。”
????聽到科爾沁三個字,顧芳怡頓時明白了什么,慧妃,宣妃,這兩個是康熙后宮中唯二的兩個蒙古妃嬪,而且都是妃位,只不過一個幼年入宮,殤于康熙九年,追封慧妃,一個早年入宮,直到康熙末年才封了宣妃。
????這兩個人同屬科爾沁部,而科爾沁一直以來都是蒙古妃嬪的大本營,康熙一向忌憚蒙古,可是又不得不拉攏科爾沁,慧妃死于康熙九年,宣妃是康熙十年入宮的,要說兩者沒有聯(lián)系怕是顧芳怡自己都不相信。
????恐怕事情是康熙對慧妃下手之后心生悔意,而且又需要拉攏蒙古各部,人死不能復(fù)生,和塔之女雖然比不上烏日娜尊貴,到底也是蒙古大家出身,讓宣妃入宮同樣可以拉攏蒙古。
????而且因為烏日娜的身份地位高于宣妃,康熙向來忌憚蒙古,自然不愿意給蒙古妃嬪高位,有了死去的慧妃做擋箭牌,康熙可以名正言順的不給宣妃封妃,否則烏日娜都是死后封妃的,一個身份不如烏日娜的和塔之女又豈能封妃呢。
????可是宣妃出身蒙古,若僅僅只是封了個嬪位,怕是面子不好看,所幸康熙就沒有給宣妃一個具體的位分,享受妃位待遇即可,這樣也拉攏了蒙古。
????不過因為慧妃的存在而導(dǎo)致宣妃不能封妃,宣妃自然懷恨在心,這么一來,原本關(guān)系親密的和塔的部族和杜爾伯特氏的部族便有了嫌隙,讓康熙可以更好的掌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