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鴛鴦陣·改
有了兵,有了錢,各項條件也都已經齊備,朱瞻埈練兵的速度自然也就快了起來。
日常訓練不用朱瞻埈操心,作為副將的樊忠做事非常的盡心盡力,比起他這個近乎甩手掌柜一般的指揮使來說,反而是樊忠這個指揮使同知更像是指揮使一點。
不過這也大差不差,畢竟朱瞻埈是皇孫,平日里這個衛(wèi)所也還是交給作為副手的樊忠來帶,他自己并不怎么插手平日里的軍務。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朱瞻埈對自己手下的這個衛(wèi)所不過問了。
士卒每日服用的玉藥、修煉的碎玉拳,以及他們每日訓練所使用的操典,都是朱瞻埈拿出來的好東西。
只不過朱瞻埈不像那些傳統(tǒng)的名將帶兵,可以做到愛兵如子,對普通士卒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罷了。
在朱瞻埈看來,作為統(tǒng)兵的將領,像霍去病那樣就可以了,只要會打仗、能打勝仗,對士卒好不好并不影響他是不是名將。
霍去病當年帶兵打仗,漢武帝還要專門派宦官給他送去幾十車酒肉,以免他不好好吃飯,史記稱: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赍數(shù)十乘,既還,重車馀棄粱肉,而士有饑。
士卒都吃不上飯了,霍去病也沒有把天子賞賜的酒肉分給士卒,甚至于在士卒已經因為吃不飽飯而沒有力氣的時候,還要士卒給自己修蹴鞠用的球場,這恐怕打破了很多人對于名將的想象。
對于朱瞻埈來說其實也是一樣,只要把士卒訓練的精銳,讓他們在戰(zhàn)場上做到令行禁止,能夠準確且高效的執(zhí)行將領的命令,對于統(tǒng)兵的將領來說便已經足夠了。
像吳起那樣和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士兵生了膿瘡去給士兵吮吸傷口的,士卒固然愿意為他效死命,卻也讓一個將領沒有了該有的威嚴。
所以朱瞻埈還是更喜歡戚繼光那樣的帶兵方式,以嚴格的紀律和軍法來要求士卒,讓士卒在戰(zhàn)場上是因為嚴明的紀律而奮勇作戰(zhàn),而不是靠將領個人施以的恩惠。
這也是為什么他用來訓練士卒的操典是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朱瞻埈不懂得其他的練兵方法。
不過雖然用了《紀效新書》作為操典,但朱瞻埈卻也不是完全照抄,因為戚繼光寫《紀效新書》時,主要是用以對抗倭寇,因此無論是著名的鴛鴦陣,還是赫赫有名的狼銑,都是專門針對倭寇的特點而設計的。
比如狼銑,就是利用毛竹多枝的特點用來阻擋敵人視線,同時格擋倭寇利刃的劈砍,以便于狼銑手身后的長槍手或者火槍手殲敵。
而鴛鴦陣本身,則是一種非常強調團隊配合的小隊作戰(zhàn)陣型,藤牌、狼銑、長槍、鏜鈀和火槍,多種武器的配合與靈活變化,才是鴛鴦陣的精髓所在。
所以朱瞻埈雖然也在讓士卒訓練鴛鴦陣,但他的鴛鴦陣里并沒有狼銑和鏜鈀,而是增加了火槍和虎蹲炮。
明初的火槍還主要以三眼銃之類的早期火器為主,這種火器的攻擊效率著實不太理想,而且操作非常麻煩,殺傷力業(y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