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新世界》編輯部,白楊跟著雷雨走進會議室里。
這種小型會議室只能容納三四個人討論,通常是編輯和作者面對面交流用的。
在紙媒尚未受到互聯(lián)網(wǎng)沖擊的當下,還能看見編輯上門催稿,甚至住在作者家里幫忙創(chuàng)作的情況,不少新人創(chuàng)作者也懷揣著夢想,拿著稿子上門投遞。
這種情況下,編輯就會在這種小會議室里審稿評閱。
“來來來,坐,白楊老弟,責編已經(jīng)在路上了,她到之前,咱們討論一下你的漫畫?!?br/> 雷雨熱情地招呼白楊坐下,還親自倒水給他。
白楊倒是也能理解這種熱情,這位總編怎么看都是喜歡鉆研內容,懂得專業(yè)知識的那種,見到一位優(yōu)秀的作者,肯定會懷抱著興奮與期待,想要和他討論。
“雷總編,我其實只有一個大概的思路,你聽著看看有哪里不對。”
白楊簡單講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無非是恐怖電影的那一套,由太歲的傳說引起的主角的日常崩潰的故事。
這種套路在電影和小說里屢見不鮮,但在這個世界倒是沒有那么成熟,更不用說,套路本身就是經(jīng)過總結的,經(jīng)久不衰的,能夠弄好套路,也是一種本事。
“這故事聽起來不錯,不過如果是驚悚恐怖題材的,劇情其實沒有那么重要,只要畫面足夠有沖擊力就足夠了?!?br/> 雷雨評價道,又開口。
“恐怖懸疑的作品,就是不能讓讀者仔細思考,要一個接一個的危機持續(xù)涌上來,這樣才能體現(xiàn)緊張感,很多時候要是讓他們仔細思考,那氛圍就全部沒有了?!?br/> “我倒是覺得可以走那種仔細思考之后會覺得更恐怖的路子,”
白楊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些恐怖故事的理論。
“恐怖驚悚的故事之所以令人害怕,是因為未知,是因為悲慘的結局,是超越死亡的體驗,而這一切,都需要鋪墊和信息,比如......”
他說著,就要拿筆在紙上畫示意圖,雷雨見狀,立刻抬手抓住了白楊的筆桿。
“先等一等,有話好好說,自己人,別動手。”
“哦,不好意思?!?br/> 白楊笑了笑,松開了筆示意自己不會畫畫后,雷雨才放開了他。
“比如,雷總編,我現(xiàn)在告訴你,剛才那一張畫其實源于一個詛咒,受到詛咒的人如果不在七天之內就這幅畫傳遞出去給其他人看到,那么到了第七天,他就會生不如死,甚至陷入比死亡更恐怖的境地,你會怎么想?”
“......你是在說虛構的劇情是吧?”
雷雨略顯心虛地說道,看向白楊的表情,可白楊卻一臉嚴肅,像是正在講解歷史課重點的中年老師。
“我之前看到這幅畫是在一名最近亡故的有錢人的家里,他喜歡收藏各種畫作,其中這幅畫被一塊黑布遮住,蒙塵黯淡,我們幾個大學生被老師叫去幫忙整理收藏品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幅畫,我的一位同學最先注意到它,畢竟被一塊純黑的布遮住的畫,想忽略很困難?!?br/> 白楊娓娓道來,就像確有其事一般,那姿態(tài)令雷雨不禁緊張起來。
“可老師卻讓我們不要去觸碰,詢問他,也沒有說原因,只一副忌諱的模樣,那同學倒是好奇,就趁著老師沒注意的時候偷偷揭開了畫布,我不知道他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是什么表情,但第二天,他叫來了我們其他人,讓我們一起看了這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