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是第三位進來的,故此其實他的站位置很靠前。其實他也沒有別的選擇,因為只有那一個位置空著,就好似專門為他留著的一般。
所以他就直接站在那里,等待朝會的開始了。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李景坐在皇位上看著滿朝的大臣,直打呵欠,因為自從敗給敗得后周一塌糊涂之后,除非是必要,他是一點不想看見這滿朝的臣子,他們實在是太過坑皇帝了。
私下里結黨營私,暗自勾結,互相爭斗,為了自身利益,連戰(zhàn)爭勝敗都可以不顧,可以說徹底敗到了骨子里了。
可以說他們南唐敗給北周的不是軍隊的戰(zhàn)力不足,而是這群身居高位官員們的素質,他們已經(jīng)高尚到可以為了自身而忘卻國家利益。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站出來的自然就是李煜了,畢竟上次的事情他總歸是要給一個交代的。
“行了,你舊傷初愈,就先聽聽諸位臣工們的言論吧?。。 崩罹按嗽捈词翘嵝?,又是警告,他在讓李煜不要多言,上次的事情就這么過去了。
畢竟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上次的事情讓這些臣子可謂是損失重大,畢竟那些供奉總歸是要有人出的,而出大頭的人很明顯就是這些臣子了,誰讓他們平時斂財最狠,而對于民眾的賦稅也早已到了加無可加的地步了。
當然了在這點上,主要還是李景一直盯著,把那些將視線放到民生上的官員給處理了的結果。
可以這樣說,在李煜缺席的幾次朝會之中,李景是徹底的將屠刀給揮向了那些不顧國家局勢的大臣們身上,才湊齊了這次給后周的供奉。
于是,這才有了現(xiàn)在這些大臣們的老老實實和一言不發(fā)。不然他們早就參李煜了,說他不顧國體,不顧國家利益之類的話了。
反正李景這次的護犢子之意已經(jīng)擺的很明顯了,就看這些大臣們那個有膽子敢徹底撕破面皮,對著干了。
不過很顯然,這些文臣目前是沒有這個膽子的,因為身處亂世,要不是有南唐給了他們讀書人的尊嚴。去了其他地方,又有那個國家真正愿意用他們這些文臣,讓他們參與政治,點評時事呢?
是后周,還是更北的遼,亦或是其他幾個半死不活的國家?
更何況,一個朝三暮四的文臣,在這亂世地位可遠遠比不上一個手握重兵的武將,可以肆意妄為,大不了就另起爐灶,稱帝建國。
也只有這南唐,目前才能給他們讀書人的尊嚴和地位,使他們不至于在亂世連一口熱飯都吃不上。
而這,也是為什么李景在向朝內(nèi)參與黨爭的文臣武將們屢屢揮起屠刀之時,還有人擁戴的原因。
因為黨爭之禍,他們比誰都清楚,也比誰都明白。不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罷了,只要不是太過分,他們就可以當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但是太過分了,就不能那樣做了,那樣是壞了規(guī)矩。
比如這次,李景明擺著不計較李煜的過錯,他們也就只能裝作遺忘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