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幫小孩伢子里頭,年齡最大的李云柔,也才十二歲。
剛剛分烤魚的時候,李云柔一條都沒舍得吃。
十歲的李希賢,平時一直是一副少年老成的穩(wěn)重模樣。
剛剛不也吃得一臉幸福滿足?
就更不要說五歲的李云舒,和三歲的李希杰了!
他們甚至連魚刺都沒舍得吐,嚼吧嚼吧,就都咽下去了。
一點兒都不怕扎著。
李云心只覺得心里頭酸酸軟軟的。
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驅(qū)使著她,平生第一次,把他人的平安喜樂,當(dāng)成了自己的責(zé)任。
心眼兒最多的李云柔,早就拿了一只大碗,倒了大半碗涼水,給幾個弟妹漱口。
李云心是拒絕的。
她剛穿過來沒多久,衛(wèi)生觀念根深蒂固。
實在沒辦法適應(yīng)這種好幾個人共用一個碗的親密。
李云柔白了她一眼:
“你平時都沒這么多說道。這咋還矯情上了?”
李云心無話可說,只好憨憨地傻笑。
小家伙兒們漱過了口,舍不得嘴里的魚味兒,直接把漱口水都咽下去了。
還有這種操作?
李云心頓時目瞪口呆。
結(jié)果被李云柔順手在她頭上敲了一下,榮獲一枚腦瓜崩兒。
李云柔把碗收進(jìn)了小廚房。
幾個小家伙兒,就把小腦袋瓜兒都湊到了一起,商量起進(jìn)山踅摸點兒新鮮吃食的事兒來。
李云心瞬間忍不住有幾分后悔。
自己這一回好像魯莽了,這是把孩子們的饞蟲勾起來了呀!
雖說自力更生、勇于探索,是好事兒。
可是就這么幾個小娃娃,貿(mào)貿(mào)然就要進(jìn)山打獵,未免太危險了!
要是能有個成年人帶隊,時時照看著,還差不多。
孩子們嘗到了吃“獨食”的甜頭兒,又聽李云柔簡明扼要地講了兩句撈魚的事兒,自然按捺不住了,都有幾分蠢蠢欲動。
不過,他們比李云心想得,要聰明得多。
孩子們并不準(zhǔn)備進(jìn)到深山老林里頭去,抓兔子、套野雞,掏旱獺。
他們打算就在林子邊兒上溜溜。
挖挖野菜、撿撿蘑菇、撈撈小魚兒什么的。
弄到了,就在外頭收拾利落了,能吃進(jìn)肚子里多少算多少。
萬一被家里知道了,也無非就是屁股受罪而已。
再說了,還不一定就能被家里知道呢!
一幫小家伙兒粗粗討論了一番,就定下了行動計劃。
準(zhǔn)備從明兒個開始實施——今兒個家里氣氛不對,他們可不敢作死。
短暫的午休過后,每個人又都回到了自己的“崗位”。
老李家的每個孩子,都是從會走路開始,就要幫著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了。
種田忙碌的時候,甚至連李云舒和李希杰這么大點兒的小家伙兒,都要跟著下地。
當(dāng)然了,他們歲數(shù)實在太小,其實真干不了什么正經(jīng)活兒。
但是也可以幫忙撿撿石頭,拔拔野草呀。
今兒個下午,李希賢的活計,就是劈柴。
他要把那些晾干了的樹枝,用斧子劈成一段兒一段兒的,還得保證長短都差不多一般齊。
李云柔的活計,是清掃雞舍。
一來要把雞舍清理干凈,二來要把雞糞都清理出來,堆到豬圈旁邊的糞堆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