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蒼初步談了一下,楊塵就回到了家。
看了下時間,很快就要到十二點,楊塵也不著急,他早就把文案寫好,還向網(wǎng)站申請了,因此不會出什么錯的。
他這次要做的事,就是拍賣!
這是他見識到周欣的學(xué)習進度,突然得到的靈感。
他這里有一份列表,能夠看到每個人將書買回去的學(xué)習情況,就像這本養(yǎng)體功,書本雖然有額外的加成,但還是需要學(xué)習者要有一定的天賦。
在這個上面,學(xué)習速度最快的人就是譚小谷了,兩天多就掌握了百分之九十,剩下的那百分之十需要領(lǐng)悟的,也以一種很快的速度上漲。
而買到這本書的大部分人,需要的時間都在四到七天左右才能掌握百分之九十。
但是最慢的一個人,十天過去了,進度也只是百分之四十,上漲的速度還十分緩慢。
他之所以沒有被那個姑娘給差評,估計也是這百分之四十的進度產(chǎn)生的變化已經(jīng)讓她很滿意了吧。
本來他就有些這方面的想法,周欣的表現(xiàn)直接就讓他想到了該怎么做。
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自己選擇制造一本書,拿出來放到店鋪上定價賣,正確的方法應(yīng)該是先拍賣一個名額,然后讓買到名額的人來選擇自己需要什么。
這樣做的好處是多方面的。
第一,如果一個人需要某個方面的技能,比如種樹、打獵、釣魚、按摩這些東西,那么這個人肯定是對這一方面的技能很感興趣,這樣就能夠極大程度上保證買書的人對書上的技能很有興趣。
第二,這樣做也很有隱蔽性,別人就算知道店鋪的名氣,但具體有多么厲害,很多人都沒法掌握,也就能保證他的安全了。
第三,這樣做賣的錢比較多,別人先花錢,然后他在制造書籍,剛開始賺得也許比較少,但是等到后期,店鋪的名聲會越來越大,很多人為了這個名額絕對會舍得花錢,而且最終解釋權(quán)還歸他所有,如果虧了,他還可以用別的借口拒絕一次拍賣。
第四,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書上的內(nèi)容在網(wǎng)上流傳,比如配方這種類型的書,對天賦的要求并不高,一旦流傳出去,別人也能夠掌握,而這些人如果花大價錢購買,恐怕不會這么舍得就像書籍共享出去吧。
等等這些因素,讓楊塵選擇了這么一種方式。
十二點一到,楊塵就將事先編輯好的文字發(fā)了上去。
“書店真正的主人是個很神秘的人,我只是一個代理人而已。而我們的店主,神通廣大,世界上各種知識或者技能,只要你能付出相應(yīng)的價錢,他都能搞得到。”
“你是否相信自己所從事的行業(yè),還有不為人知的知識與技能?不論你相信或者不相信,都大可以來試試。”
“而今天我們店推出的就是名額拍賣,最終買到名額的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與技能的書籍,什么打魚、捕獵、種地、水電改造、電器修理等等這些技能都可以。”
“當然,你所提的要求必須是不超出常理的,如果你想從我們這里學(xué)習魔法,只能對你說一聲對不起了,還有催眠術(shù)之類的一些明顯有犯罪傾向的技能,店主他雖然也能夠搞到,但卻也不會賣給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