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紙。
十幾行字。
但也正是這短短的十幾行字,讓魏則西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一種肆意而又狂妄的笑容。
二十六歲。
在二十六歲這個年紀,可能很多人都還在對未來的茫然時,魏則西就掌握了華經(jīng)開幾百億的總操盤權(quán)。
這種級別的財富,無論是直接或者間接,都等于掌握了一種生殺大權(quán)。
所以,魏則西有著絕對狂妄的本錢。
十幾行字,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寫下了一個很多人都還在猜測的結(jié)果。
這一天是2月11號,臘月二十九。
距離財政部最終公布國債最終補貼時間還有12天。
趙江川自然不屬于那個還在猜測結(jié)果的人,從一開始他就知道,萬邦的結(jié)果從一開始就注定了。
不是管平生的能力不夠,也不是萬邦的資金不足。
但在大勢面前,什么基本面和技術(shù)面都不值一提,萬邦的戰(zhàn)略根本就是螳臂當車。
或者說,萬邦太肥了,肥到已經(jīng)成了別人眼中的肥肉還不自知。
至于大勢,以魏則西的行事風格,都那么一把秘密武器在手,他必然要趁機造勢了。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魏則西是不是英雄不好說,但風助火勢,火借風勢的道理還是懂的。
有著那張最機密的文件,他如果連烽火連城就做不到,也不配華經(jīng)開總操盤那個職位了。
所以,當1994年證券市場最后一個交易日結(jié)束以后,一則有關(guān)財政部對國債最終補貼的傳聞就開始在市場中流傳。
在張華通過最終渠道打聽到那個傳聞的時候,已經(jīng)是大年三十。
然后…..
他就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如坐針氈。
不是消息還壞,實在是消息太好,好到他整個人都無法定下心了。
因為,市場傳言財政部將會對國債323的補貼將定在147元,這就意味著,在交割之前,323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如果國債323可以從128元的價格漲到147元,那意味著什么張華再清楚不過。
賺錢,其實是一種煎熬。
特別是在知道自己將來要賺錢卻只能干等著的時候,那種煎熬絕對比知道自己要虧錢還要煎熬。
可是,張華卻只能一個人體會那種煎熬。
他的合伙人,或者說他的客戶兼老板趙江川,當昨天將七百張合約全部成交后,就又不見了。
對于趙江川而言,結(jié)果早已注定,他當然沒有留在證券營業(yè)部的必要。
更何況,既然他挑中了張華做代理人,一些必要的考驗肯定是要繼續(xù)進行下去的。
否則將來什么事他都得親力親為,那還要張華有什么用。
而國債這波歷史級別的大行情,無疑就是對張華個人心理素質(zhì)和應(yīng)對能力上的巨大考驗。
大年三十。
按照華國的習(xí)俗,這一天該貼對聯(lián)了。
一大清早,趙江川就被自家老媽喊起來,開始幫著父親在門上貼對聯(lián)。
上聯(lián):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lián):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很普通的一副對聯(lián),但當那有些發(fā)白的老對聯(lián)換成大紅色的新對聯(lián)后,就意味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