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來了,馮智戰(zhàn)當然不敢裝逼了,剛剛也是腦子發(fā)熱,才敢當著長孫皇后的面硬懟李泰。
“陛下,您什么時候來的,哎喲,臣肚子痛,得去一趟茅坑,臣先行告退。”
說完轉身就想開溜,李世民眼疾手快,一把拉住馮智戰(zhàn),“想跑,沒那么容易,哼,青雀自小就聰明,現(xiàn)在隨還年幼,可各類論語,經史子集那是往往精通,朕敢說,朝堂里很多人都比不上他,卻被你說得一無是處。來,朕和你論道論道?!?br/> “臣不敢?!?br/> “咋就不敢了,剛剛不是挺囂張的嗎,怎么現(xiàn)在熊了?”
“陛下,臣剛剛也是逼不得已,是他先罵臣在先,不然臣也不會罵他啊。”
“陛下,臣妾覺得這樣挺好,青雀的性子也該磨一磨了,青雀是自小聰明不假,可他也仗著自己的才華目中無人,與兄弟姐妹們也玩不到一起,再這樣下去,他以后怎么與人相處,現(xiàn)在有人能壓住他,何不磨磨他?!?br/> “觀音婢說得有理,青雀確實有些目中無人了,臭小子,聽到沒有,皇后讓你繼續(xù)?!?br/> “臣不敢?!毕热说?,拿自己當磨刀石了,怪不得長孫皇后不阻止,可今天自己已經落了李泰的面子,再繼續(xù)羞辱他,憑他小人的性子,心里不得恨死自己,被他惦記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這是朕的旨意,你想抗旨?”
這是吃定自己了,沒辦法,誰叫人家是皇帝呢,“陛下,臣剛剛是在罵人,現(xiàn)在一下子沒了那種感覺了,您與皇后娘娘想讓臣怎么做?”
“罵人還要有感覺?朕可以第一次聽說。這樣吧,你就當一回青雀的先生,給他上一課,承乾、洛兒,你二人也一起當一回他的學生?!?br/> “是,父皇?!?br/> “好了,小子,你可以開始了,朕和觀音婢就看看你是怎么當先生的?!?br/> “陛下,臣還需要一把戒尺?!?br/> “準,李大海,找一把戒尺來給他。”
沒一會李大海那了一把戒尺進來,馮智戰(zhàn)接過戒尺,在手里掂了掂,還是有些分量的,漫步走到這哥三面前,馮智戰(zhàn)也是豁出去了,既然李世民讓自己當一會回先生,那就好好演一出戲,至于過后怎么樣,那以后再說吧。
“你們三個給我站出來,排好隊?!?br/> 哥三看了看李世民,見李世民沒有任何表示,只好不情不愿的走了出來。
“很好,現(xiàn)在我是你們的先生,一會要是誰不聽話,就小心我手中的戒尺,我可不會像其他先生那樣由著你們,該打必須打。我的規(guī)矩很簡單,首先,有錯就要認,挨打要立正;其次,態(tài)度要端正,被罵不頂嘴;最后,有問題先舉手,經我同意后方可發(fā)言。記好了哈,不然一會被打別怪我下手太狠?!?br/> 馮智戰(zhàn)也不管他們哥三同不同意,反正規(guī)矩自己定下來了,一會要是有人觸犯,那就得挨打。
“現(xiàn)在開始講課,論語你們都應該學過了吧,我問你們,以德報怨這句話怎么理解?請舉手發(fā)言?!?br/> 李泰第一個搶先舉手,“請你不要問這么簡單的問題可以嗎?這句話的意思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意思是被別人欺負了,要用自己的德行來感化他,讓他悔悟?!?br/> “呵呵,你們兩個也是這樣理解的嗎?”
“是?!?br/> “很好!”
馮智戰(zhàn)走到他們的后面,舉起戒尺啪啪啪,直接朝著他們的屁股一人來了三下,李泰與李承乾轉過身就要反抗,馮智戰(zhàn)又舉起戒尺,“我的規(guī)矩沒聽明白嗎?挨打要立正,給我站好了。哼,你們的先生不是教你們要用德行來感化對方的嗎?怎么現(xiàn)在就想要反抗了?”
馮智戰(zhàn)繞著他們三個轉了一圈,“聽好了,我現(xiàn)在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你們的先生交給你們的是錯誤的理解,你們的先生根本就沒有將論語讀懂,讀透,理解一句話的意思,不能光看句子的意思,你得結合上下文去理解,才能明白其中真正的含義,以德報怨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灾北г梗缘聢蟮虏攀强资ト说幕卮??!?br/> “可是,教我們的先生是孔穎達,他不是孔圣人的后代傳人嗎?他的解釋難道錯了?”
啪啪啪,又是三下落到李洛的屁股上。“我說了說話前請先舉手,記住了??追f達是孔圣人的后代不假,可他的解釋就一定是對的嗎?這些都是先賢流傳下來的知識,經過長時間的傳播,先賢想要表達的意思很多時候會被后人理解錯誤了,我再來問你們,’君子遠庖廚’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這時沒人敢舉手了,生怕像剛才那樣回答錯了又要挨打,馮智戰(zhàn)只得繼續(xù)發(fā)問,“你們的先生是不是告訴你們,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就要遠離廚房?回答是與不是就行,不打你們?!?br/> “是?!?br/> “我實話告訴你們,這也是錯誤的理解,這句出自孟子的《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是: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這是孟子與齊宣王的談話內容,結合先后的對話內容,這句話的核心是孟子勸誡齊宣王施行仁術?!?br/> 李泰舉手了,馮智戰(zhàn)示意他可以發(fā)言。
“如果這樣,那論語里不是有很多的注解都是錯誤的?”
“或許吧,小胖子你可以去找找,肯定還有,事實上不論是論語亦或是其他書籍,都會范這樣的錯誤,我們讀書,做學問,不能夠全盤的接受與繼承,我們更應該帶著批判的眼光,大膽猜測,小心求證,那怕是正確的理解,到了現(xiàn)在也不一定是對的,朝代在更迭,人類社會在向前發(fā)展,在當時適用的論點到了現(xiàn)在就不一定適用了。所以,對于先賢留傳下來的知識,我們應該去其糟糠,取其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