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琉璃聞言一呆。
曹濮見他神情,微微一笑道:“隨便說說,出去走走吧”。
葉琉璃僵硬的笑了笑,起身跟在后面,自忖:天下人都只知道儒家老祖說了天下大道十一分,可這第十一份大道究竟是什么,在誰身上,一概不知,自己只知祖師爺說是俠義道,可這世上卻沒幾個(gè)人知道,細(xì)思之下,頭上出了一層冷汗。
道:“先生既說此話,那定然想到了有人要拿著這幌子去招搖撞騙,可有什么辦法?”
曹濮哈哈一笑道:“皇帝日前有句話,你大概沒聽過,叫朕有國士,天下無雙,這就是曹某不如藺相的地方,雖掛著一個(gè)先師的名號,卻處處都比藺相想慢一步,若是我與他身份互換,怕是早已經(jīng)天下大亂了”。
又道:“罷黜百家,獨(dú)尊儒術(shù),不過是皆了皇帝金言,提前斬了這一分因果,了不起啊”。
葉琉璃笑道:“先師如此說自己,倒教晚輩汗顏”。
“你修的是逍遙峰上的道,自然不必理會這些事情,要嘆氣的,該是此間莘莘學(xué)子才對,若非有藺相那大智慧,才可當(dāng)?shù)闷饑繜o雙四個(gè)字”。
行到一處書院,曹濮指了指院子道:“此間清凈,你住些日子再走,正好有些話想和你你說,需叫我捋一捋”。
葉琉璃微微作揖道:“多謝先師”。
曹濮道:“早點(diǎn)休息吧”。說著負(fù)手離開書院。
葉琉璃抬頭望去,那扇形門扉上,寫著幾個(gè)小字:靜心齋。
回頭看眼前那人走遠(yuǎn),暗自道:“這段時(shí)間是該靜下心來想一想了”。
想一想自己究竟修的是什么道。
曹濮行至四下無人的地方,舉目遠(yuǎn)眺,許久,自言自語道:“只可惜我岳麓書院少了一個(gè)似老祖那樣的人坐鎮(zhèn)……”,許久回望岳麓書院,微微皺眉。
一連三天不見葉琉璃出來,曹濮時(shí)不時(shí)放下手中書卷,朝靜心齋那邊看一眼,長長出了一口氣。
但凡要開宗立派,先要上稟天庭,下告厚土,三尋供奉,做完了前三步,接下來方能收弟子,此間岳麓書院,只差供奉不知從何去尋,曹濮要跟葉琉璃說的就是這個(gè),有劍仙以下第一人做供奉,往后岳麓書院當(dāng)可開宗立派。
當(dāng)初道家那位要在逍遙峰開宗之時(shí),便是請了人間三圣做供奉,哪三圣?自然是儒家圣人至今睡在白鹿洞那位,以及還在青冥山大草坪論道的佛門那位,最后那一位,便是他自己,如今與大草坪為臨,瀟灑自在。
曹濮想來想去,想到了胭脂榜上那一位,九黎仙子洛陽,只是怕她不肯來,提筆又寫下另外兩個(gè)名字,孫思邈,流云。
這才滿意了,將那幾封書信揣進(jìn)袖子里,準(zhǔn)備去見葉琉璃。
此時(shí)的葉琉璃,正看著湖心亭那位女子發(fā)呆,自忖:藺相怎會將女兒送到岳麓書院,而不是白鹿洞那里。
那女子正在彈琴,猛然間水波陣陣,掀起漣漪,顯然是察覺到有人正在偷看自己。
葉琉璃整了整衣冠,從草叢中探出個(gè)頭顱。
“在下……”。
“本以為只有姓孫的能干出這等事,沒想到卻是一身白衣的葉琉璃”。
葉琉璃聞言,訕訕一笑道:“葉琉璃見過藺小姐,方才聽得入神,便忘了自己在這草叢背后,唐突了”。
藺家這位,便是號稱金剛以下琴書之最的藺茹茹,名字起得尋常,手段可不是一般。
聞言不理葉琉璃,起身抱琴便走。
一旁走來曹濮,見了二人略感意外。
藺茹茹低頭作揖道:“先師好”。
曹濮笑道:“莫非打擾了你二人清境?”。
葉琉璃慌忙解釋道:“晚輩聞聲至此,并不是與藺小姐有約,先師誤會了”。
曹濮負(fù)手在身后道:“若是相茹肯,三尺雪當(dāng)配樹上梅,約不約的無所謂,能遇見便是緣分”。
藺茹茹微怒道:“先師喝醉了說胡話”。抱著琴急匆匆離開。
葉琉璃臉上發(fā)熱,莫名其妙想起洛陽,一時(shí)出了神,連曹濮走到身前也沒有發(fā)現(xiàn)。
曹濮指指前方湖心亭,走在前面道:“相茹琴書無一不絕,你大概是不知道,前些年她寫了一封書信,稱作太平十二冊,傳到皇帝身前,大贊其妙,就連白鹿洞那些名仕也贊口不絕,可惜了,只是一個(gè)女兒身”。
葉琉璃道:“想不到藺小姐竟有如此大才,想比我們這些武夫,才是真正的道統(tǒng)路上的第一人”。
又道:“即便是女兒身,也沒什么打緊,誰說天下不能出一個(gè)女相?”。
曹濮聞言,略感驚訝,道:“說來聽聽”。
葉琉璃道:“也沒什么好說的,治世之才,理當(dāng)放在天下首位,深居高閣算什么,僅僅為了書本中的條條框框,未免太不近人情,先師說過,萬般大道,皆以父母之命為首,那既然安慶王可以免除責(zé)罰,世人又何必將男女性別區(qū)分的如此清楚,更何況……”。
曹濮停下腳步,眼睛望著葉琉璃。
葉琉璃頓了一頓道:“更何況圣賢也不一定是對的”。
曹濮呆了一呆,隨即大笑道:“在我面前說出這番話的,你算是第一人,你可知這番話不僅冒犯了祖師爺,還將我儒家經(jīng)義顛倒?”。
葉琉璃微笑道:“那還不準(zhǔn)女子入士呢,先生可不是一樣放藺小姐在此讀書?”。
曹濮道:“你有所不知,我岳麓書院獨(dú)物,那白鹿洞卻是獨(dú)心,獨(dú)物之地,便沒有諸般大道理,自然以才高者為尊,獨(dú)心之地可不同,萬般道理皆在于人心,人心不認(rèn)可,那便會受到排擠,人心難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