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崛起已成事實,但與我華夏主流卻有背離之處!”
“啊”張璁嘴巴微張,一臉不可思議。
蔣冕卻目光閃爍了幾下,心中隱約有些擔心,看向王陽明的眼神充滿了審視。
王陽明大袖一揮,言道“我華夏自古,先王造幣,君主掌幣權顯國之權威,之利權!”
朱厚熜點頭表示贊同,自然隨意地看了眾人一眼。
廷問,他和王陽明已經(jīng)有過溝通,以此為易鈔契機。
而他將借易鈔,喚來大明這艘巨輪轉向的東風。
蔣冕言道:“白銀為貨幣主流,依王尚書之言,當是有跡可循,在宋時便有明顯趨勢,歷經(jīng)金元發(fā)展,最終在我朝穩(wěn)固!”
他看向左側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對方立即輕咳一聲。
拱手言道:“我朝賦役財政,皆以折銀為法,若白銀不成主流,貢賦體何談運作?!?br/>
刑部尚書也隨即開口道:“海外蠻夷雖不可取,卻為我朝帶來大量白銀,源源不斷的快來白銀的存在,就是白銀成為主流的前提?!?br/>
兩人話音剛落,眾人目光卻都看在左都御史身上。
蔣冕眉頭皺得很緊,他實在想不出來平日老成持重的左都御史,如今會如此冒失,將心照不宣的東西擺上臺面。
楊廷和也是神色微變,但立刻就恢復了正常。
王瓊笑了笑,略有些可惜地搖了搖頭。
朱厚熜高居御座,冷眼看著眾人的反應。
他神思之力外放,察覺到華蓋殿上空的龐大氣運,隱隱約約和眾人的氣運相勾連,不經(jīng)意間影響著他們的言行。
隨即朱厚熜的思緒飄遠了一些,想起周天儀上所示,正在逐漸斷裂的龍脈,心情不由沉重了幾分。
龍脈的斷裂是天災人禍并舉,人禍有挽救的機會,天災卻避無可避。
但想到《太平升仙道》中各類建筑的妙用,他的心也就略微放下了幾分。
似乎也是感應到了朱厚熜的注視,華蓋殿上方的圓形寶頂,輕微地震顫了幾下。
這寶頂上的金珠被朱厚熜祭煉過,可以匯聚氣運,并使之發(fā)揮作用。
在華蓋殿內,大明氣運眷顧的一方,思緒越發(fā)敏捷,陳年舊疾也會逐漸好轉,最重要的是,會使人獲得冥冥中的靈感。
而氣運所厭惡的一方,思緒會變得逐漸不受控制,氣運逐漸衰弱,如果待得足夠久,人憎鬼厭不在話下。
這也是朱厚熜,會選擇在華蓋殿廷問的一個原因。
都察院左督御史彭澤,說完才自知失言,本就有些病白的臉,一下子更是半點血色都看不到了。
大明推行寶鈔,但無奈寶鈔貶值“勢不可擋”,雖然后來有幾次大規(guī)模的救鈔運動,但都以失敗而告終。
寶鈔貶值貶得厲害,以此為官俸的官員,那就更加苦不堪言。
底層的官吏們,無法再忍受心如刀絞般的利益損失,悄然進行著折銀,借此不僅挽回了損失,還嘗到了甜頭。
折銀逐漸成為默認的做法,大家也都心照不宣,可如果擺上明面,就是直接和國策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