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王陽明此言,楊廷和眉毛微皺有些疑惑。
大明官員如此之多,且不談登記在冊的官員,就是天下書生也如過江之鯽一般,何來人才缺乏?
同他一樣想法的不在少數(shù),張璁倒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王陽明掃了一眼群臣,言道:“陛下所建天寶分司,不僅要兌換天寶與金銀,還需要進行儲蓄和發(fā)放官員俸祿,需要的是算數(shù)人才?!?br/>
朱厚熜微微頷首表示贊同,天寶分司的作用,類似于現(xiàn)代的銀行,但經(jīng)營的業(yè)務更多,面對的事情更繁雜。
如果讓一個算術(shù)不好的人去,估計沒幾個月頭發(fā)就掉光了。
費宏邁步向前言到:“算術(shù)為君子六藝之一,我大明學子不說人人精通,但大致通曉算個賬還是沒問題的?!?br/>
“哦?”朱厚熜笑道:“如此說來,費閣老也精通算術(shù)?!?br/>
費宏捋了捋胡須,答道:“微臣略通一二”
毛紀哈哈一笑:“費閣老謙虛了,這朝堂之上,比你精通算學的人可不多了?!?br/>
朱厚熜略微沉吟,看向王陽明道:“王尚書,把山東六府中一府修建天寶分司及發(fā)放官員俸祿的名冊拿上來”
“費格老和王尚書就當堂演算,核一核所需銀兩,看看這差事,是不是誰都能勝任!”
“謹遵上諭。”
費宏眼睛一轉(zhuǎn),拱手道:“臣年老體邁,比不得王尚書身強體健,特向陛下求一物。”
“算盤!”
“朕允了,麥大伴去把宣宗皇帝黃花梨的兩副算盤拿上來?!?br/>
他頓了頓,又問道:“可還需其他物品”
王陽明一甩袖袍,“臣還需一副算籌”
費宏也趕忙附和道:“臣也需要!”
朱厚熜點點頭看向麥福,道:“再將朕桌案上的兩套算籌取來!”
“結(jié)果算出之后,就寫在這宣紙上,互相印證”
他從御座上起身,笑道:“朕也略通算術(shù),不妨你我三者同算!”
大臣們都有些詫異,皇帝還會算學,有人認為朱厚熜只不過是一時興起,也有人認為他這是自取其辱,但不管怎么想都沒有阻止。
過了一盞茶的功夫,一切準備就緒,大臣們興致勃勃仿佛之前“杖殺”一事沒有發(fā)生。
朱厚熜若有所思地看一下王陽明,心中也頗為感慨,他的這位先生之前對算學只能說初窺門徑。
而初步構(gòu)思易鈔之時,他就將一本《九章算術(shù)》贈予了王陽明。
眼下看來,王陽明的算學功力已不止步于一本九章。
“哐當”木質(zhì)的算珠砸在桌案上,費宏將袖子擼開,將一大把算籌握在手里,對著桌案輕輕砸了幾下。
一切準備就緒,他不自覺地就直起了身子,小心翻看起眼前的文書。
可是越看眉頭就皺得越緊,這與他所想的大不相同。
他們算的是總數(shù),可這文書上有些數(shù)據(jù)卻是缺漏的。
換而言之,需要先把這些數(shù)據(jù)給算出來。
楊廷和也湊過來瞧了一眼,但也只限于知道個大概。
不過對于數(shù)據(jù)的缺漏他倒是清楚,各地書信來往時間頗長,加上天寶司剛剛起步,也只是搭了個架子,詳細的地方自然有些不清楚。
費宏深吸一口氣,開始在桌案上進行演算。
算籌表示數(shù)目,有縱橫兩種方式,不僅包含正數(shù)負數(shù)與整數(shù),還能進行開方。
這一成果相較于歐洲,提前了一千五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