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冷聲道:“主上,這幫人其心可誅。”
毛澄上奏,他還以為對方是個有眼力的人,為了保全朝臣名譽,主動請辭歸養(yǎng)。
可現(xiàn)在這五十多封奏折一上,剛剛毛澄的舉動說不出來的諷刺。
黃錦躬身行禮,眼中閃過一道厲芒,言道:“主上,何不重啟廷杖?”
朱厚熜緩緩搖頭,用手中的青竹杖拍打著水面,湖中泛起陣陣漣漪。
可他敲打的地方,魚兒非但不逃離,反而越聚越多。
他沉聲道:“廷杖是飲鴆止渴之舉,非必要不得輕動?!?br/>
廷杖并非明朝首創(chuàng),而是承襲自元朝。
在元以前,君臣之間的距離還不算太遠,和皇帝坐而論道互為師友,也是存在的。
自宋以后,雖然大臣們只能站著上朝,但皇帝依舊要還禮大臣,“士可殺不可辱”,是上下貫通的準則。
蒙古自草原而來,入主中原之后沿用管理軍隊的辦法,認為朝臣也是將卒,如果不聽話,拉下來打一頓便是。
老朱雖然光復漢家江山,還要摒棄胡俗,但對于用得順手的東西,他也不會拒絕
廷杖自然而然就成了明朝的傳統(tǒng),和廠衛(wèi)互為表里,是朝臣眼中的洪水猛獸。
朔風起,濕熱的空氣撲面而來,朱厚熜看著假山湖光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毛紀的那篇文章,就像投入湖中的巨石,掀起波濤,砸死魚蝦,當然也會讓一些東西暴露在陽光下。
官員集體請辭,可能只是這場聲勢浩大斗爭的開幕,但他也做好了準備。
“麥大伴,念念都有誰想要歸養(yǎng)?!?br/>
“刑部尚書張子麟,南京禮部尚書章懋,巡撫河南都御史何天衢…………”
朱厚熜若有所思,點頭道:“都是些老人啊?!?br/>
黃錦手中拿著一身天青色的道袍,朱厚熜順手接過穿在了身上。
他轉(zhuǎn)身走到中央的石桌旁,提起畫筆,山水湖光化為墨色,天地山河盡入畫來。
皇帝們多才多藝,而大明的皇帝,都有著與眾不同的愛好,仁宗好美食,宣宗喜歡斗蟋蟀,孝宗專情,武宗好玩的都喜歡。
朱厚熜除了修仙,偶爾也喜歡作畫,時不時還會研究一下丹藥。
他的畫很有特點,不同于一般的黑白山水,每一種顏色都能成為主角,此刻他正接過麥福遞來的朱筆,點了一樹海棠。
他畫得很入神,仿佛要把整個御花園,都丟進畫里。
不經(jīng)意抬頭,他望見遠處假山頭上圓滾滾的黃毛團,準確來說那是一灘橘貓。
橘貓懶洋洋地躺在假山上曬太陽,時不時伸出爪子撓一撓肚子。
假山正對面長了幾叢竹子,黑白色食鐵獸,在翠竹桿下吃著嫩竹。
朱厚熜看了幾眼,手上畫筆一揮,兩個小家伙也就出現(xiàn)在了畫里。
他輕輕拍拍手,橘貓就如閃電一般,以一種極不符合他身體的速度,沖向了朱厚熜。
朱厚熜接過黃錦遞來的小魚干,低下身子喂橘貓。食鐵獸也晃晃悠悠爬了過來,懷里還抱著一節(jié)青竹。
黑白色的團子將青竹推向朱厚熜,大眼睛就這么看著他。
他含笑點了點頭,將竹子鄭重地收了起來,輕輕撫了撫食鐵獸的額頭,道:“你這小家伙”。
朱厚熜一把將它抱住,黑白團子在空中揮舞著四肢,朱厚熜反手往他嘴里塞了一節(jié)嫩竹,緩緩摸了摸它的毛,就將之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