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擊潰高句麗四萬援兵后,淵蓋蘇文不敢在輕易救援。
李世民親自率著后續(xù)部隊渡過了遼水與李績合軍一處。
李績向李世民匯報著情況:“蓋牟城已經(jīng)拿下,張儉駐扎于建安城,張亮率領水軍隨時聽命。遼東城以成孤城,淵蓋蘇文短期內(nèi)是不敢派兵來援了?!?br/> 李世民臉上露出了一抹微笑,說道:“如此說來,萬事,只差一步了?”
李績默默頷首道:“就差拿下遼東城?!?br/> 用兵不是兒戲,唐軍之強,不只強在兵卒的勇悍,還有對全局的謀劃。
此番征伐,唐軍籌謀已久,從李績孤軍深入開始就是他們?nèi)P布局的開始。
遼東城易守難攻,楊廣揮軍百萬,都拿不下來,可見一般。
是故李世民先以虛張聲勢的方法,直接安排李績奇渡遼水,出其不意的先攻克蓋牟。
遼東城與蓋牟城互為倚仗,少了蓋牟城,遼東如斷一臂。
同時他們奇兵天降,打亂了高句麗的節(jié)奏。
本來高句麗是打算逐步退守,如對付楊廣一樣,誘敵深入,最終堅壁清野,將周邊百姓兵卒都匯聚遼東城,利用堅固的遼東城固守。
可是唐軍直入遼東腹地,兵鋒直指遼東城。
如此一來,高句麗即失去了堅壁清野,將遼東兵龜縮遼東城的機會,只能分兵死守周邊城池,導致遼東城里的守兵嚴重不足。
同時唐軍擊潰高句麗援兵,令遼東城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最后唐軍的水軍時刻威脅高句麗的大后方,跨海而戰(zhàn),讓高句麗腹地的淵蓋蘇文心存忌憚。
如此一環(huán)環(huán)皆是李世民一開始就與麾下謀臣諸將定下的戰(zhàn)略,李績看似無謀自持勇悍的打法,一步步卻是妙在其中。
遼東城在他們的謀劃下,已經(jīng)是砧板上的魚肉了。
李世民并未久等,等得越久,后勤壓力越大。
在他與李績匯合的第二日,即對遼東展開了攻打。
五日,遼東城破。
唐軍斬殺高句麗兵萬余人,獲城民四萬口。
薊城。
李元璦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這個饋運使的權力,直到接手饋運使的工作以后,他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現(xiàn)在掌控者唐王朝河北道的財政經(jīng)濟大權。
黃河之北,東并海,南臨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關、薊門,這北方的糧草銀錢任由自己調(diào)配。
李元璦望著手中的糧草、軍餉賬簿,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自己隨便貪墨一些,就夠吃上十輩子了。
“難怪歷史上一個個的貪官那么多,這天大的數(shù)額擺在面前。定力差一點,都把持不住。也虧得是自己,換個人來,保管出個和珅。”
李元璦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殿下!”
韋挺手里拿著份文件來到近處,道:“這是屬下統(tǒng)計的第一批糧食數(shù)額,您過目一下,還請下令蓋印。陛下他們所帶的糧食應該還能堅持一個半月,我們此去遼東,應當花費一月時間。押送糧草的兵士兩千人,還有六千勞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