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好消息
????談起當時中國的軍事改革,不得不說說在這次變革中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德國。
????當?shù)谝淮未髴?zhàn)爆發(fā)時,孫中山先生力主中國應保持中立,反對加入英法日美的協(xié)約國參戰(zhàn),而北京的段祺瑞政府此時與德國斷交,中山先生南下護法決心推翻段氏政府時,德國方面聯(lián)絡中山先生,表示愿提供兩百萬美金的援助,中山先生亦有中德進行軍事經濟合作的構想。1921年中山先生派代表赴德國,表達愿借重德國的技術與人才協(xié)助中國的發(fā)展,但基于現(xiàn)實考慮,德國未同意與南方的廣州政府建立正式關系,但中山先生以私人名義已開始秘密聘請多位德國顧問與技術人員在廣東服務,建立了日后國民政府與德國軍事合作的基礎。
????一戰(zhàn)德國戰(zhàn)敗受凡爾賽合約限制,被迫縮減軍備與軍隊規(guī)模,大量的軍人退役,許多與軍需有關的工廠企業(yè)失去發(fā)展機會,面臨著嚴重的失業(yè)與倒閉危機,德國此時亟需發(fā)展海外市場來減緩國內經濟問題,于是促進對中國關系開始加溫,建立經濟文化交流成為德國對華外交的中心,取代了以前對中國領土與政治利益的企圖。
????而最高當局的國民政府早在1927年就開始與德國軍方接觸,德國原則同意向中國派遣軍事顧問,最初中國提出的顧問名單上是一批如馮·馬肯森、魯?shù)堑婪虻仍谝粦?zhàn)中聲名顯赫的人士,但是德國軍方認為這些人名頭太響亮,容易被發(fā)現(xiàn),所以婉言拒絕,第一批來華的德國軍事顧問是馬克斯·鮑爾上校、斯圖茲納中尉和霍姆爾少尉三人,由此揭開了中德軍事合作的蜜月之旅。
????1933年一月“小胡子”當選德國總理取得了德意志的政權,旋即撕毀凡爾賽合約,開始重整軍備擴充軍力,對于鎢礦砂的輸入非常迫切。
????鎢礦砂,它是制造鎢合金鋼的關鍵材料,與制造槍炮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當時亞洲的產量占全球產量的80%,中國華南地區(qū)的產量又占亞洲第一,中國的鎢產量zhan有世界舉足輕重之地位。
????德國陸軍在歷次戰(zhàn)爭中一貫的優(yōu)異表現(xiàn),也使南京政府決定以德國軍隊為范本來建立新的中國軍隊。
????所以中德很快就建立起軍事和經濟合作的關系。
????德國開始幫助中國建立軍事工業(yè),并在中國軍事工業(yè)尚未建成前向中國提供軍事裝備。
????德國對華軍售與顧問指導,都獲得德國政府的核準與支持,尤其是1933年之后,中德雙方的往來達到高峰。
????這些德國顧問團來到中國,除了有退伍軍官以外,還有一些濟與技術專家,他們對于中國的工業(yè)狀況多有所了解。他們認為當時中國的工業(yè)力量是不足以支應一支現(xiàn)代化陸軍作戰(zhàn)需要的,所以必須要從速建立自主的軍火生產工業(yè);建立戰(zhàn)略性鐵路網也是極為必要的。
????于是賽克特顧問引進德國和卜樓公司(,原名),將資金、技術與生產設備轉移到中國來投資,又引進西門子洋行與烏爾夫公司,整修浙贛鐵路、平漢鐵路、湘黔及玉南、南萍等鐵路,由德國來提供貸款器材技術,協(xié)助中國進行交通建設與重工業(yè)建設,有效地提升了中國的經濟發(fā)展。
????在國防體制建設方面,賽克特顧問于1933年提出《陸軍改革建議書》,他建議:中國急需的不是人數(shù)龐大的陸軍,而是全力建設一支訓練精良、裝備齊全的精質部隊,應先建立一支模范隊伍、再逐步推廣到其它部隊完成國軍的改造。這個建議為最高當局采納,
????1934年開始大量的德制裝備開始運到中國,在一批價值一千五百萬銀元的軍火中,包含24門15公分野戰(zhàn)重炮(即德軍fh-18型),20門37公厘戰(zhàn)防炮(即德軍型),數(shù)千支毛瑟二四型步槍,數(shù)千支捷克造輕機槍((zb-26),與瑞士奧利根()公司的20公厘機關炮,此外西門子的通訊器材、蔡司望遠鏡、德制輕戰(zhàn)車,架橋器材,防空探照燈等各種裝備,開始進入了中國的部隊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