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云接過牛皮,雖然東晉年間已有紙張流傳,但為了能長留保存,道家門派大多還是喜歡用竹簡或牛皮之類的東西書寫記錄。
????牛皮上的內(nèi)容是用駢文書寫,駢文最早起源于漢末,形成于魏晉,盛行于南北朝,以四字六字相間定句,世人又稱為“四六文”。從牛皮上的字體來看,應該是南北朝時期的風格,那時的駢文已經(jīng)非常成熟,然后到了唐代,由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后,駢文便快速見衰,所以從這點可以推斷,這張牛皮應該是南北朝時期留下的。
????“建元三年天降雷鳴大雨,于山中偶遇神石,又見一山魅遁入其中,忽覺神石內(nèi)別有洞天,似有山林絕景隱于石后,但未得深窺,神門關(guān)閉,逐回門中再帶人復返帶回神石……”八云小聲念著,很快就弄清了神石第一次被發(fā)現(xiàn)的年代背景。
????建元年是南朝齊國齊高帝蕭道成的年號,雖然齊高帝在位時間不長只有短短四年,但他能借鑒南朝宋國滅亡的教訓,以寬厚為本,提倡節(jié)儉,在他臨死前要求其子武帝繼續(xù)這一統(tǒng)治方針,并要求不能手足相殘,使得南朝出現(xiàn)了很短暫卻又相對穩(wěn)定發(fā)展的階段。
????而靈寶派是華夏早期道教派別之一,由東晉末年葛巢甫創(chuàng)建,靈寶派受上清派的影響很深,在存神、誦經(jīng)、修經(jīng)德以及丹鼎、貶房等方面與上清派相似。但靈寶派更注重符箓和法陣,也非常注重互助合作,所以比側(cè)重個人修練的上清派擁有更多門徒。
????牛皮的內(nèi)容顯然是靈寶派的一位先人在山中偶遇到這塊神石,然后看見有山魅往里走過,透過神石閃現(xiàn)的一刻發(fā)現(xiàn)里邊另有山森絕景,懷疑是通往天國之門,于是便回到門中叫齊了人再去到山中把這塊神石帶回。
????“忽覺神石內(nèi)別有洞天,似有山林絕景隱于石后……”
????大力跟著喃喃自語念了下,然后低頭沉思了一會才突然抬起頭向杜洪濱問道:“牛皮上說見一山魅遁入其中,可山魅本來就是山中精靈,能遁入山石之中沒有什么奇怪。就算神石后別有洞天,你們怎么能確定,這神石后不是通往青丘之國而是通往天國的呢?”
????杜洪濱一時也回答不上來,大力的話不無道理,山魅原本就是山中精靈,能遁入山中石木之間沒什么奇怪,而且山魅得道后基本上會去往青丘之國而不是天國,所以無法確定這神石后的世界一定是天國。
????“就因為無法證實神石后的世界是天國還是青丘,所以我們才想開啟神石。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山魅遁入神石中的一刻,我派先人看到神石后的景色,由此可以證明這神石中確另有洞天。”
????看完牛皮上的內(nèi)容,八云不想管這神石后的世界是天國還是青丘,總之按當中記錄,這神石后確實別有洞天。想了下說道:“我們現(xiàn)在爭論是青丘還是天國沒什么意思,既然牛皮上寫神石后別有洞天,相信古人也不會騙我們,正巧在你們嘗試啟動神石的時候,龍城的異類接連神秘失蹤,想必這當中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若按我推測那些類異都通過神石神力開啟的大門進入到另外一時空當中,所以我們要找回那些失蹤的異類也要開啟這塊神石進行確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