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br/> 鐘南山腳下,李長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山野間讀著《千字文》,聲音不急不緩。
《千字文》是啟蒙讀物‘三百千’中的最后一本,雖然只是用來教授兒童識字,但包含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
里面有些字詞,李長青居然也是第一次才見到。
山中無歲月,寒盡不知年,一個星期轉(zhuǎn)瞬即過。
李長青又讀完《增廣賢文》、《幼學瓊林》,只剩最后一本《格言聯(lián)璧》。
俗話說,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增廣賢文》表面上看起來雜亂無章,實際上有內(nèi)在的邏輯。
絕大多數(shù)句子都來自經(jīng)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觀念兼含儒釋道。主要是從‘人性本惡’的角度出發(fā),闡述對人際關(guān)系、命運、如何處世以及對讀書的看法。
“貧居鬧世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br/> “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br/> “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
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將諸多方面的陰暗現(xiàn)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陳列在讀者面前。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李長青將《增廣》讀千百遍之后,去掉消極、極端的部分,提煉出其中精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形成自己智慧的結(jié)晶。
《幼學》相對來講在理解層面上比《增廣》要容易,全書內(nèi)容廣博、包羅萬象,堪稱華夏古代的百科全書。
李長青摒棄其中一些現(xiàn)代人難以認同的觀點,根據(jù)注釋對典章制度、風俗禮儀、婚喪嫁娶、飲食器用、宮室珍寶、文事科第、釋道鬼神等都進行了分析思考,對古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有了很深入的了解。
許行頒布的任務(wù)‘十五天內(nèi)用鋤頭開墾出百畝菜地’,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十天。
李長青每天讀書不僅沒有耽誤開荒,反而在書聲的buff加成中進度完成了九個足球場大小的進度,只需要在剩下來的五天里在完成三個足球場大小的面積就可以完成任務(wù)。
三棵毛桃樹經(jīng)過李長青一個多星期的灌溉已經(jīng)發(fā)生了質(zhì)的改變,原本灰不溜秋的桃子變得碧綠欲滴。
李長青再次嘗了一個,咬在嘴里非常脆爽,甘甜的汁水迸發(fā)在口腔中散發(fā)出獨特的清香。
“果然可以,一個星期前還是又硬又爽又澀,現(xiàn)在甘甜脆爽還有很奇特的清香!”
李長青在毛桃樹下吃飽后,又摘了一些用袋子提回家里,打算給爸媽、二叔、紅豆嘗嘗。
“咦,這桃子看上去不大,跟咱們家鍋底塘的毛桃一樣,但吃起來還真好吃!”,劉翠娥嘴里吃著,手里還抓了好幾個。
“在哪摘的呢?”,李大海一聲不響地悶頭吃著,留下滿地的桃核后,才滿足地問道。
“哈哈,就是咱們家毛桃樹上結(jié)的!”,李長青笑著說道。
“不可能啊,咱們家毛桃樹上的桃子都十幾年了,又苦又澀,從來都沒人吃!”,劉翠娥滿臉不可置信的神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