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春雨紛飛。
不知吹落多少嬌美的山花,化作春泥以另一種形式期待來年。
鐘南山草棚之下,風(fēng)聲、雨聲、讀書聲譜寫成一曲交響樂。
李長青讀完書后,風(fēng)雨絲毫沒有有停歇的意思,近處的青山都只能模糊可見。
一陣山風(fēng)吹來,帶著清新的空氣夾雜著泥土的味道,李長青又拘些雨水灑在臉上。
頓感心曠神怡,思緒飄渺,不似在人間。
雨歇天晴,山外掛著一輪彩虹,雨水洗刷過后的天空顯得分外的蔚藍(lán)。
李長青挽起褲管打著赤腳,感受泥土的濕滑,走在泥濘的山路上去澆靈水、收割韭菜。
韭菜上沾著很多雨水,割完兩袋之后,李長青衣服都濕透了。
李長青洗完熱水澡換套干凈的衣服,騎著摩托車帶著兩袋韭菜來到昨天的角落。
“小兄弟,來啦!”,滿臉胡茬的中年男子賣菜男子跟李長青打招呼道。
“嗯!”,李長青點(diǎn)點(diǎn)頭。
“你這韭菜還真不一般,不僅好吃效果還不錯(cuò)!”,滿臉胡茬的中年賣菜男子很猥瑣地說道。
“哈哈,多吃幾天效果更好!”,李長青笑道。
“不怕你笑話,早上出門的時(shí)候,婆娘還特意叮囑我記得買些韭菜回去!”
“可以的,要多少?”
“多虧小兄弟昨天的讀書聲引來很多圍觀的人,我也跟著多掙了點(diǎn)錢,先來一斤吧!”
李長青稱好后,遞給滿臉胡茬的中年賣菜男子。
“小兄弟,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李長青!”
“張大年,弓長張,大年夜里生的!”,滿臉胡茬的中年賣菜男子道。
“嗯嗯!”,李長青點(diǎn)點(diǎn)頭。
“長青兄弟,今天還讀書嗎?”,張大年問道。
“讀!”,李長青道。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br/> 意識(shí)是說溫習(xí)舊知識(shí)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huì),可以憑借這一點(diǎn)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雖然《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等,李長青已經(jīng)爛熟于胸,但還是決定重新再讀一遍。
“子不學(xué),非所宜,幼不學(xué),老何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shí),親師友,習(xí)禮儀。”
……
《三字經(jīng)》句子短小朗朗上口,傳播程度很廣,就算有些沒讀過書的人也能來上兩句。
李長青進(jìn)入讀書狀態(tài)時(shí),身上儒家浩然正氣滂湃,聲音有種很特殊的魔力。
在嘈雜的菜市場中,李長青的讀書聲猶如醒世梵音,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書聲吸引。
漸漸地,李長青周圍圍了一群人,靜靜地聆聽《三字經(jīng)》。
李長青讀完一遍后并沒有停下來,反復(fù)讀著《三字經(jīng)》。
書聲中灌輸了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后天用正確的方法把兒童教育成才。
用古代先賢的例子,來強(qiáng)調(diào)要孝敬父母、兄友弟恭,還介紹了四書、六經(jīng)、五子等先秦典籍。
一本蒙學(xué)的《三字經(jīng)》,一人群時(shí)而若有所悟,時(shí)而感到羞愧!
是《三字經(jīng)》中的道理很深?yuàn)W嗎?
顯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