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看著堂上怒氣沖沖的董卓,心中卻是腹誹,這天底下最大的蛀蟲不就是你嗎?
如果不是董卓,大漢國祚至少也能往后延續(xù)五十年,各地方諸侯也能至少安分五十年。
遲來五十年的爭端,那能避免多少老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顯雍!你覺得此事該如何處置?”
董卓虎目一瞪,便將這最棘手的問題丟給了袁秀。
由此看來,袁秀此前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算是暫時贏得了董卓的信任。
“簡單,既然敗了會讓人心渙散,讓宵小之徒不安分。”
“那不妨贏一場大勝,收攏收攏人心,讓這些有歹心的人明白,只有主公才能保我大漢。”
袁秀的一番話擲地有聲,鼓舞人心,便是也說到了董卓的心坎里。
也同樣讓西涼的各部將士歡欣,看向袁秀的眼神里,也多了幾分由衷的贊許。
“顯雍賢弟此番言談,激揚壯闊,為兄欽佩!
忽然間一個夸贊的聲音便是在袁秀耳邊響起,袁秀轉(zhuǎn)頭一看,卻見是身旁的李儒。
看著李儒臉上那故作誠摯的笑容,袁秀下意識的警惕了起來,黃鼠狼給雞拜年,準(zhǔn)沒好事。
果不然,李儒隨即便又向袁秀問道:“那不知以賢弟之才,覺得此次應(yīng)當(dāng)派誰去鎮(zhèn)守虎牢關(guān),最為合適呢?”
聽著李儒的話,袁秀心中暗笑,心想這家伙果然是賊心不死。
李儒這話看似好像是隨口一問,便像是兄長找弟弟聊天一般,似乎并沒有特別大的利害關(guān)系。
然而此時袁秀卻處在這議會的風(fēng)頭浪尖上,他的每一句話都會入董卓以及在場西涼將軍的耳朵里。
這些西涼將軍,平日里雖然表明和氣,但暗地里卻都是相互誰也看不起誰,暗自較著勁。
袁秀無論報出誰的名字,勢必都會得罪另一方的人。
因此李儒的問話,是在不露痕跡的給袁秀下套。
“是啊,顯雍,你覺得此次應(yīng)該派誰去鎮(zhèn)守虎狼關(guān)最為合適?”
聽見李儒這般問話,董卓也一時來了興趣。
一時間,袁秀露出了一副苦笑的表情,便是向董卓拱手。
“諸位將軍皆為我西涼柱石,任選一人出馬都能殺得反賊丟盔棄甲。”
“秀本是一介布衣,幸得主公賞識才能同諸位將軍坐于一堂!
“對于軍中各務(wù)均不了解,著實難替主公分憂!
袁秀做出一臉愧怍,向董卓起身鞠躬。
待道完了歉后,便是笑著看向了李儒。
“文優(yōu)兄常年陪在主公左右,又是咱們軍中第一謀臣,才智超然!
“想必這人選,文優(yōu)兄心中應(yīng)該已有定論了!
“愚弟洗耳恭聽!
看見自己所設(shè)下的圈套,卻被袁秀幾句輕飄飄的話,給推到了自己身上。
李儒心有不甘,剛想要開口笑著找個理由推脫,結(jié)果不曾想董卓卻也在此刻附和。
“是啊,文優(yōu)咱家也想聽聽你的建議!
李儒心中叫苦,可無奈袁秀這么一推,又加上董卓此刻也發(fā)了話。
一時間,李儒只好是苦笑著說道:“以臣之愚見,可讓胡將軍統(tǒng)三萬前去虎牢關(guān),一來可確;⒗侮P(guān)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