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襄看不到藺贄被罵,心里十分難過,做魚的時候都在唉聲嘆氣。
傳統(tǒng)酸菜魚應(yīng)該用草魚,但朱襄擔心幾位老人吐刺難,又正好給他們吃點長江特產(chǎn),于是采用了長吻鮠。
長吻鮠即江團,又叫鮰魚,主要生活在長江水系。朱襄讓人撈了魚之后,小心翼翼養(yǎng)在船上,每天換水,到了咸陽時,還有十幾條江團活著。
江團的美味在宋時,因著名美食帶貨家蘇軾一首《戲作鮰魚一絕》而被人廣泛認知。
蘇東坡贊曰:“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寄語天公與河伯,何妨乞與水精鱗。”將江團美味與當時頂級食用魚河豚和鰣魚相提并論。
朱襄相信,秦王也一定會對這種魚的美味贊不絕口。
去腮刮鱗破肚清理內(nèi)臟,朱襄示范了一次后,處理魚肉這點小事就由咸陽宮的膳夫來做。他開始調(diào)配佐料。
熱鍋,倒入大豆油,下姜絲、大蒜、泡椒、花椒等爆炒,再放入魚尾和對半切開的魚頭炒出香味;
下切成小段的酸菜,加水和魚骨熬湯,然后將魚肉放下滾水中稍稍燙一下立刻起鍋,放入盆中;
之后將酸菜等打撈到盆中,再把滾燙的湯倒入盆中,用余溫將魚肉徹底燙熟,朱襄這一盆酸菜魚就做好了。
如果重口味的人,還會再炒一鍋紅油澆到酸菜魚上。但秦王柱和荀子年紀都較大,子楚脾胃又弱,朱襄就沒有弄那么刺激。
做好最復(fù)雜的酸菜魚之后,其他的菜就簡單了。有膳夫幫忙處理食材,朱襄只需要動鍋鏟,很快就將飯菜做好。
最配酸菜魚的就是大米飯,朱襄用從南邊拿來的新米蒸了一籠大米飯,又熱了瓶米酒,才去換衣服擦身體。
雖然吃飯時也會出一身汗,但與秦王同桌,朱襄還是要隨時保持身體整潔無異味。
朱襄雖看著在秦王面前很“肆意”,其實很注意細節(jié)。藺贄常常笑他太過小心謹慎。
雖然秦王不一定在乎,但小心無大錯。朱襄在戰(zhàn)國生活了這么久,學到的最大本事就是如何以看似囂張的背手外八字,實則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在薄冰上行走。
“君上,酸菜魚來了!先喝口湯暖暖身體!”朱襄殷勤地為秦王柱舀了一碗湯,然后又給荀子舀了一碗。
子楚干咳一聲,道:“第三碗是不是該給我這個太子舀了?”
朱襄做出了擔憂的神情:“你手受傷了?傷哪里了?”
子楚從朱襄手中搶過木勺,自己給自己舀。
秦王柱差點被魚湯嗆到。
他歡快地想,不知道子楚能忍朱襄到什么時候。在朱襄離開前,自己能不能看到一次子楚和朱襄打一架。
秦王柱還挺懷念以前子楚和朱襄“切磋”的場景,特別有趣,和跳舞似的。
朱襄看著秦王柱和荀子喝完魚湯,得意道:“如何?是不是特別開胃,特別美味?”
秦王柱捋胡須:“朱襄的廚藝還是如此精湛?!?br/>
荀子淡淡道:“尚可,清淡些更好?!?br/>
朱襄道:“荀子不愛吃帶辣的菜,下次我做清燉的魚。江團清燉也很美味。”
荀子應(yīng)了一聲,朱襄繼續(xù)為秦王柱和荀子布菜。
秦王柱道:“布菜的事交給宮人來即可,你也快些吃?!?br/>
朱襄這才放下筷子。
所有廚子做菜的時候都會嘗嘗味道,朱襄已經(jīng)嘗了個半飽。他吃了一會兒,就放下了筷子,去廚房里切水果盤。
秦王柱十分無奈:“切個水果,他還需要親自去?”
“他閑不住?!避髯拥?。
秦王柱失笑:“是閑不住。聽聞他去東甌又斬了惡龍,不知道是何惡龍?!?br/>
子楚道:“朱襄在路上說他沒斬過惡龍。”
秦王柱道:“寡人也相信他沒有斬過惡龍,但肯定斬了些什么,不然怎么會有這種傳聞?”
藺贄道:“可能是很大的蛇?”
蔡澤皺眉:“如此危險?怎會讓朱襄親自動手?”
子楚猜測:“或許朱襄只是看著,命令護衛(wèi)動手?”
藺贄點頭:“有可能。就朱襄那身手,怎么可能親自斬蛇?”
蔡澤仍舊皺眉:“還是危險。他不該在一旁觀看。”
朱襄端著幾盤切好的水果放到桌子上,水果上還插著便于取用的小竹簽,柰果等甚至削成了兔子模樣:“什么危險?”
秦王柱道:“我們在聊你斬滅惡龍之事?!?br/>
朱襄哭笑不得:“我沒斬過?!?br/>
秦王柱道:“寡人知道肯定不是龍。你斬了多大的蛇,才會被人認為是龍?”
朱襄使勁搖頭:“我連蛇都沒斬過,我什么都沒斬過。我就帶著秦軍給東甌種地……”
荀子半合的眼睛睜開:“秦軍給東甌種地?!”
朱襄看著荀子手伸到袖子里,戒尺已經(jīng)亮出了一半,立刻屁股往遠處挪動了一點:“荀子,你聽我解釋!”
秦王柱笑呵呵道:“荀卿,朱襄不會做有損秦國的事,且聽聽他說完再懲罰不遲。”
朱襄:“……”聽完后還是要懲罰嗎?
子楚想為朱襄說好話,藺贄拉了子楚的袖子一下,給子楚使眼色。
藺贄:難道你不想看著朱襄被揍嗎?快閉嘴!
子楚立刻閉上嘴。
蔡澤眉頭微微抽動。
朱襄看到了友人們的小動作,先給了藺贄和子楚一個眼刀子,然后說起自己去東甌的事。
他雖然寫過文書,但只說了重要的事,現(xiàn)在將事情詳細道來,眾人眼皮子都在顫抖。
秦王柱:“你、你欺騙李牧,直接去了東甌蠻夷之地?!”
荀子深呼吸:“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你是不是永遠學不會?”
藺贄興致勃勃:“有意思,我都想去了?!?br/>
子楚點頭點到一半,看到君父不贊同的眼神,趕緊止住另一半的點頭,把頭揚起來。
蔡澤扶額,一言不發(fā)。他心累,已經(jīng)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說什么有用嗎?朱襄又不在他眼皮子底下,想做什么事他也拉不住啊。
朱襄連忙道:“那只是小事,重要的是之后的事!”
他說起帶著秦軍幫忙抵御臺風,清理田地,丈量土地,耕田播種……朱襄越說,眾人臉色越古怪。
荀子率先道:“秦軍再出兵,當是仁義之兵了?!?br/>
他心情很復(fù)雜。朱襄有時候是最符合儒家的人,有時候又與儒家相背離,真是讓人無奈。
秦王柱關(guān)注點不一樣,他不敢置信道:“那自稱東甌王的蠻夷居然讓秦軍上岸隨意行走?他是不是早就想歸服秦國了?”
子楚道:“也可能他被朱襄這一手打蒙了?!?br/>
藺贄笑道:“一般人做不到朱襄這種事,所以他沒立刻意識到不對勁,不怪他。”
蔡澤道:“李牧應(yīng)該抓住了這個機會?!?br/>
荀子瞥了幾人一眼。
他當然知道這些人說得都對,只是看著他們都只關(guān)注利益,沒有談?wù)撝煜逶诖耸轮姓蔑@的品德和秦國的氣度,讓他有些失望。
不過他早就知道秦國是無禮之國,所以雖然失望,倒也習慣了。
只要秦國能披上一層尊禮尚仁的皮,這天下的未來就會好許多。
“當然!”朱襄說起呂不韋和東甌王的談判,又說起有個可惡的東甌貴族居然賣給他煮熟的種子。
蔡澤沒好氣道:“越王將煮熟的種子賣給吳國,是讓吳國絕收。他賣出的那點種子,只能讓一戶人家絕收。他是以為長平君靠種田過活,預(yù)謀餓死你嗎?”
藺贄板著臉道:“很有可能!長平君對秦國至關(guān)重要,若長平君被餓死,秦國如折一翅!這計謀太惡毒了!”
子楚:“……”一位友人陰陽怪氣,一位友人煞有其事,他應(yīng)該怎么接?
子楚想了想,道:“確實惡毒?!?br/>
朱襄給了藺贄和子楚一個“你倆認真嗎”的眼神。
秦王柱忍俊不禁,笑得眼淚都冒了出來:“對對對,實在是太惡毒了,他居然想餓死秦國的長平君!該殺!”
荀子道:“實在是愚不可及,妄丟了性命?!?br/>
朱襄轉(zhuǎn)移話題:“呂不韋說,他談判正進入僵局,真是剛瞌睡就送來了枕頭。現(xiàn)在秦軍已經(jīng)在東甌修建港口和營地,南下練兵就更容易了?!?br/>
荀子微微嘆了口氣。
李牧這是南下練兵嗎?算了,統(tǒng)一了中原之后,以太子子楚和公子政的雄心,拿下越地是遲早的事?,F(xiàn)在施展“義兵”的手段,總比秦國以往的作戰(zhàn)方式強。
“越人好斗,別忘記教化?!避髯犹嵝眩澳闳羧比?,可從學宮多帶些人去。魯國被破,許多儒家弟子來到了秦國?!?br/>
朱襄愕然:“啊?魯國被滅了?誰滅的?”
“楚國?!辈虧傻溃按荷昃噲D離間你,我以他離間你之事離間他和楚王,說眾人皆知春申君見到你后就嫉妒你,并以楚王的名義利用楚國在秦國的人污蔑你,是想讓楚王與趙王一樣,受眾士人唾棄。”
朱襄更加愕然:“楚王信了?”
蔡澤道:“嗯,他信了?!?br/>
朱襄心中不免生出了對春申君的同情。
他激將春申君對自己出手,引出秦國中心向楚國的人,以及那些因王位爭奪與子楚、嬴小政敵對,所以把矛頭指向自己的人。
只要能除掉自己,楚王和春申君不會吝嗇這些人的生命和地位。
朱襄給了他們足夠動手的理由,吸引了他們的視線,讓自己的貿(mào)易戰(zhàn)被隱藏在轟轟烈烈的離間計之下。
離間計是戰(zhàn)國正常手段,貿(mào)易戰(zhàn)可不是。即便齊國曾經(jīng)做過。
當有人對嬴小政動手時,朱襄這一步閑棋再次發(fā)揮了作用。
楚國人和與子楚、嬴小政敵對的人利益相同,手段相近,很容易就讓秦王聯(lián)想到兩者合作,下定鏟除這股勢力的決心。
朱襄只起了個頭,其他都是藺贄在做。
沒想到蔡澤居然順手也給了春申君一下,還是用這種……神奇的理由離間。
趙王會因為自己而讓趙人離心,是因為那時他還算是趙國的“臣子”;去離間一個他國的大賢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若自己真的因離間計而死在秦王手中,天下人只會罵秦王。
就像是秦國離間魏王和信陵君一樣。
“楚王是不是早就對春申君不滿了?”朱襄問道,“春申君為了逆轉(zhuǎn)不利局面,所以攻打魯國?”
藺贄道:“當李牧東取吳郡時,春申君堅決主戰(zhàn)。所以此戰(zhàn)失利后,楚王就對春申君不滿?!?br/>
朱襄更加無語:“那如果春申君不主戰(zhàn),楚王就拱手將江水以南大片土地送給秦國?那不是更丟臉?”
藺贄攤手:“總要找個人承擔錯誤?!?br/>
朱襄嘆息:“希望楚國有好好保存魯國的典籍。”
魯國不僅是儒家的發(fā)源地,還是周朝宗邦,周公旦的封國,“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東周后禮儀崩壞,周王連自己的直屬地都沒有了,魯國成為周朝卿大夫的逃難地,是天下周禮保存最完善的地方,“周禮盡在魯矣”。
這“周禮”不僅指遵循周禮的人才,也指周朝幾百年的典籍。
“楚人動手太快?!眹L到了咸陽學宮的好處后,秦王柱聽到了楚國滅魯?shù)南?,心疼極了。
魯國與秦國不接壤,秦國又不能隔著三晉去攻占魯國,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楚國搶了先。
“可能正因為魯國在周中的重要地位,春申君才會選擇滅魯來討楚王歡心?!碧A贄道,“當日我出使楚國時,楚王對咸陽學宮贊不絕口。或許楚王也想建造一個學宮?!?br/>
荀子對此嗤之以鼻:“楚國會任用外來人才?”
朱襄接嘴:“楚國如果愿意任用外來人才,屈原就不會投江了。”
眾人皆嘴角微抽。
朱襄這句話也太損了。
“不管能不能,先做個樣子?!碧A贄道,“春申君親自出戰(zhàn),應(yīng)該會保護好魯國的典籍?!?br/>
荀子嘆氣:“魯儒們也帶了一些典籍入秦,只是數(shù)量只占魯國所藏典籍的極小一部分?!?br/>
朱襄拍著胸脯道:“荀子,我馬上準備和楚國做棉布生意。我去把他們掠走的魯國典籍買回來!”
荀子斥責道:“怎么滿口買賣?”
朱襄垂著頭聽訓。
荀子道:“換得后好好整理,讓人多抄幾份后再送往咸陽?!?br/>
朱襄乖巧道:“是?!?br/>
藺贄對朱襄擠眉弄眼。荀子就是嘴硬!
“不僅魯國被滅了,衛(wèi)國也幾乎已經(jīng)成為魏國附屬。”子楚道,“魏王為了挽回逼走魏無忌的威信,執(zhí)殺衛(wèi)國國君,立他的女婿為國君?!?br/>
朱襄疑惑:“執(zhí)殺?”
“魏王命令衛(wèi)國國君去拜見他,衛(wèi)國國君去了之后,他就把衛(wèi)國國君殺了。”蔡澤臉上露出嘲諷的冷笑,“他以為這么做,能挽回自己的威信?!?br/>
秦王柱摸了摸腦袋:“這……這比我君父還過分?!?br/>
秦昭襄王最大的黑歷史就是誘騙楚懷王入秦后將其囚禁,致使楚懷王在秦國郁郁而終。
但即便是秦昭襄王,也只是軟禁楚懷王,好吃好喝地供著他,只是不準他回國。命令他國國君前來拜見,然后直接殺掉,這也太……
荀子默默喝了一口米酒。連秦王都認為魏王此舉太過,魏王,哼。
朱襄也默默可了一口米酒壓壓驚。
此時禮樂崩壞,一個國君比一個國君寡義無恥。對比來對比去,被中原文明排斥在外的蠻夷秦國國君和楚國國君,居然道德還稍稍高一些了。
魏王此舉居然比戰(zhàn)國大魔王、良心深海溝秦昭襄王還令人不屑。
這是什么讓人笑不出來的地獄笑話?
再喝一口米酒壓壓驚。
在原本歷史中,魏王會在公元前252年才執(zhí)殺衛(wèi)懷君,因為信陵君在公元前253年抑郁而終了。
魏王猜忌魏無忌,奪走魏無忌的兵權(quán),導(dǎo)致最后一次六國合縱攻秦失敗后,一無所有的魏無忌被軟禁在魏國,整日以酒消愁,公元前253年病逝。
魏無忌死后,魏王這才心慌了。
他知道秦國不來攻打魏王,正是因為信陵君的震懾。
秦國不是打不過有信陵君的魏國,只是很麻煩,所以先繞開魏國。
現(xiàn)在信陵君死了,所有魏國貴族都知道,秦國人可能要打過來了。
魏王在排擠猜忌魏無忌的時候,朝中群臣都認可了。
雖然有同情魏無忌的人,但他們不能忤逆魏王的意見。而大部分魏國貴族對魏無忌不僅心存嫉妒,也不滿信陵君的處事行為。
信陵君結(jié)交朋友和收留門客不看出身,只看才華和自己的眼緣。他常常與一些庶民門客平等相交,連姐夫平原君都曾經(jīng)對此頗有微詞,所以魏國貴族,特別是與信陵君同為魏國公子的一些人,對信陵君就更加不滿。
信陵君每次掌握權(quán)力,都會將手下門客安插在重要職位。
這在戰(zhàn)國是慣例。貴族的家臣,就是在貴族得勢的時候充當下屬的。
但信陵君那些門客出身不好,比如他帶去沖鋒陷陣的先鋒,居然是個屠狗之輩。魏國貴族不認可這些人站在自己頭上,獲得自己立不了的功勞。
所以魏國貴族既敬仰魏無忌,依賴魏無忌,又“瞧不起”魏無忌的處事。
這一切在魏無忌死后就不一樣了。
魏無忌活著的時候,即便他們對魏無忌不好,秦國攻打過來時,身為魏公子的魏無忌還是會為魏國賣命,所以他們肆無忌憚。
魏無忌死了,他們就算跪下給魏無忌磕頭磕到頭破血流,魏無忌也不可能領(lǐng)兵保護魏國了。
于是魏國朝堂對魏王的不滿聲音日益加重,魏王的威信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