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幾乎同時朝著韓龍躬身一拜,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青年文士法孝直,重傷之人王子均,還有之前和他們并肩作戰(zhàn)的張伯岐。
三個人見禮以后也說了一下自己的身份。
其中法孝直是開元城的主簿,在聯(lián)軍組建初期就看出來這陣勢不太對,那蠻夷實在是有些太過于一反常態(tài)了。
所以他便勸諫城主莫要太過于沖動,就算是一定要出兵也要留下足夠的兵馬防守!
結果忠君愛國的城主大人十分痛快地將法孝直這個主簿給關進了開元城的大牢,罪名就是這個家伙妖言惑眾,同時還有蠱惑人心,對國不忠等等!
若非法孝直平素里在開元城之中頗有幾分名氣的話,此時他就早已經(jīng)死在了那城主的手中了!
不過就算是開元城城主沒有殺他,也是在出征之前直接打了他一百軍棍以儆效尤,同時宣布,等到得勝歸來之時,就是斬殺法正之日!
不過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那位忠君愛國的城主沒機會回來了,自然也不可能下令斬殺法正這個家伙了。
不過因為這位城主大人的一意孤行,開元城再無可用之兵馬,等到了蠻夷之人沖殺到了這開元城的城下之時,滿城的百姓除了哀嚎著逃竄之外什么都做不了。
最后深處牢獄之中的法孝直面對這一切,他也只能夠選擇隨波逐流,或者說,他能夠做的也只不過是帶著他身邊的這有限的人手,逃出那座已經(jīng)淪為鬼蜮的城池。
然后選定一個方向繼續(xù)逃跑,直到在這里遇到了韓龍這群人。
而除了法正法孝直意外,張嶷這個家伙和法孝直本身就認識,或者說張嶷就是幫助法孝直逃走的那個人,因為他是開元城里面那牢頭,向來信服法孝直。
之后開元城在蠻夷兵臨城下的時候,他第一時間就將法孝直放了出來,然后請他出來主持大局,不過最后的后果就是他跟著法孝直一起各種逃跑罷了。
至于王平,他的經(jīng)歷就有些傳奇了,在這個時代,這個家伙也同樣是一個混血兒,王平身體里有一半的蠻夷血統(tǒng),或者說他身上有著不止一半的蠻夷血統(tǒng)。
不過他卻是由九州之人撫養(yǎng)長大的,所以雖然他長相和血統(tǒng)都是蠻夷,甚至于一個字都不認識,但是他卻是對九州的感情頗深。
他能夠和法孝直他們走在一起完全是因為撫養(yǎng)這個家伙的“家人”們都被蠻夷的亂兵給殺了,所以他為了報仇不顧一切的在這一代與那些蠻夷之人廝殺。
廝殺的結果就是他殺了上百名蠻夷,但是同樣的也被那無窮無盡的蠻夷士卒給差點亂刀分尸了。
最后無奈之下,就在王平準備等死的時候,他碰到了逃到這里的法正和張嶷兩個人,在他們兩個人的幫助下,成功的活了下來,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緣分。
如今幾個人相互認識了之后,他們的話題便轉移到了現(xiàn)在的局勢上面。
鳳尾山算不得多么的險峻,雖然說也有些許險要之地,能夠幫助他們守住,但是這也只能夠守住一時,守不住一世。
最重要的是,現(xiàn)在看看鄭眾還滿臉的蒼白,就知道這個家伙現(xiàn)在狀態(tài)也是非同一般的不好,同時也算是知道了,這個家伙若是繼續(xù)開戰(zhàn)的話恐怕也很難再次做到之前的模樣。
不過幾個人卻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法孝直不愧是謀士之中的佼佼者。
和李儒這種全能型的人才不同,法正是一個專職于行軍謀劃之人,他對于這戰(zhàn)局之間的把控是十分優(yōu)秀的,在知道了韓龍等人的能力之后,頓時就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戰(zhàn)法。
當天夜里,山下仍然是被各種蠻夷包圍,數(shù)千蠻夷之人幾乎都是席地而坐,或者干脆就這么一趟,然后就開始了呼呼大睡。
這群人不擔心自己會被突圍,先不說這些人的人數(shù)是韓龍他們的數(shù)百倍之多,就說他們這群蠻夷雖然睡得和一頭死豬一樣,但若是一旦開戰(zhàn)的話,他們的反應還是很快的。
除非是徐榮這種能夠在山上行走如風的騎兵,否則是很難偷襲他們這群人的,畢竟無論是夜間視物的能力,還是本身的壯碩,這群蠻夷在夜間的能力絕對不比任何一個九州人差。
再加上他們在睡覺的時候,也同樣是非常的機敏,當初徐榮偷襲成功也是仗著剛剛突破,換一個將領,想要在夜間偷襲蠻夷士卒,不易于以卵擊石一般。
不過這一次,韓龍沒有徐榮的那份兒本事,但是他仍然將這群蠻夷給偷襲了,因為他沒有西涼鐵騎,但是他麾下有著摸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