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第14屆男足亞洲杯在東南亞舉行。
原本4年一屆的亞洲杯這屆應該是到2008年才舉行的,但為了避開更受人矚目的2008帝都奧運會和歐洲國家杯,亞足聯(lián)決定將賽事提前到2007年舉行,之后依然是4年一屆。
為推動東南亞足球發(fā)展,這是首次由爪哇國、馬來亞、泰象和安南四國聯(lián)辦,連東道主在內,共有16支球隊參加決賽圈爭奪。中國隊與波斯隊、烏雞和東道主之一的馬來亞隊同組。在連續(xù)兩屆由洋帥領軍后,這一次帥印終于落到了本土教練手中,由朱光虎統(tǒng)領球隊出戰(zhàn)。
這是中國隊第9次出戰(zhàn)亞洲杯,也是從大洋洲“轉會”到亞洲的袋鼠國第一次出戰(zhàn)男足亞洲杯。
這屆中國隊的預選賽回憶,其實不怎么美好。
在主客場雙循環(huán)的6輪預選賽中,中國隊分別對戰(zhàn)巴比倫、巴勒人以及星島。除了以兩個2:0拿下魚腩中的魚腩巴勒人勉強叫合格;對星島一勝一平才贏一球,實在是乏善可陳;更過分的是一平一負只在戰(zhàn)亂中的巴比倫身上拿到一分,這就更加令球迷不滿意了,紛紛笑言這是給戰(zhàn)火中的巴比倫人民送上春天般的溫暖。
朱光虎在輿論質疑聲中帶隊來到了馬來亞的首都雞籠坡,備戰(zhàn)本小組的比賽。
2007年7月10日,亞洲杯c組第一輪比賽,坐鎮(zhèn)主場的東道主馬來亞迎戰(zhàn)遠道而來的中國隊。
馬來亞主教練巴卡爾派出了一個很大膽的352陣型,門將是1號卡迪爾,三后衛(wèi)由7號k.胡塞因、3號南、19號塔利比組成,五中場從左到右是18號m.沙里、10號賈法、15號穆斯塔法、12號m.阿丹、以及5號米斯巴,14號阿哈馬德·拉克里和20號奧馬爾搭檔雙前鋒。
中國隊主教練朱光虎則是排出了451陣型,門將是出自八一青訓、目前效力齊魯電力的李李磊磊,他的父親李宋海亦曾是中國國家隊的守門員,可以說是子承父業(yè)了。
四后衛(wèi)分別是效力于連城實德的張耀乾、效力英超曼城隊的孫承海、效力于滬上申花的李瑋風以及以租借的方式從滬上申花隊來到荷甲豪門埃因霍溫的孫翔。
五中場由效力于德甲科特布斯的劭嘉義、從齊魯電力租借到英超查爾頓的鄭志、效力滬上申花的茅劍卿、效力于齊魯電力的周海斌以及效力于黃龍亞泰的王木東。
來自齊魯電力的韓朋頂在最前面。
賽前菠菜公司還是很看好中國隊的,開出了中國隊讓1.5球的盤口,并且預測這場球會是場大球,中國隊此前在國際a級賽上11次同大馬交鋒取得8勝3平的壓倒性優(yōu)勢,也讓大家對中國隊充滿信心。
可以容納十萬人的武吉賈利勒國家體育場涌進了2萬多人,其中大部分是東道主球迷,來自國內以及東南亞的中國隊球迷也來了幾千人,牢牢地染紅球場的一片區(qū)域。
上次女足亞洲杯的良好表現,讓李彧再次獲邀一嘉賓身份在雞籠坡現場解說比賽。這次搭檔的的解說除了老朋友段軒,還有一名李彧看著有點眼熟但是不太記得名字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