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蘭之所以沒有馬上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是覺得這事兒還得再跟林伯伯商量商量,畢竟木工這類事情,她并不是熟手。
所以還是先把眼前的活兒安排妥當(dāng)吧,“那行,咱就這么決定了,讓尚清和閔志進縣城,先把咱們家需要的爐灶弄好?!?br/>
“干完了爐灶的活也別讓他們回來了,就留在縣城那邊兒吧,平時也能再幫林伯伯干點木匠活兒?!?br/>
“縣城里的鋪面剛起步,活兒多著呢,他們兩個都留下也閑不著,有需要時還能再干點瓦匠活兒啥的,也省得臨時再找人了。”
看到爹爹因為人手的調(diào)配,還是有些皺眉,楊心蘭當(dāng)然也知道自家的人手現(xiàn)在不太夠用。
但這事不是急就成的,還是得考慮周全,人得能干不偷懶,還得忠誠沒二心,確實得好好的掂量著,但就算是再缺人手,也不能真把爹爹給占上了。
楊心蘭就對著爹爹輕聲勸慰到,“爹,你別總惦記著事事親力親為,你現(xiàn)在身份不同了,要考慮和關(guān)心的事情太多?!?br/>
“你得給自已擱在一個高點的位置上,學(xué)著掌握全局才行,咱家你是主心骨,需要你拿主意的事情多著呢?!?br/>
“像是建魚塘、圍鴨塘、鵝塘、建暖棚、歸整藥園這些,還有那些個牛圈、羊圈、兔子圈……哪兒都得你指明了,才能讓人去動工?!?br/>
“況且咱家可是要多方面發(fā)展熟食業(yè)呢,以后還得買牛買羊吧,去哪兒買?誰去買?行情啥樣?”
“這懂行的和不懂行的可不一樣,得費不少的心思呢,所以爹爹別以為自已的活少兒,你是咱們家的戶主,是總管,事事都得你想到了,才能安排下去。”
李志權(quán)說,“這些蘭兒就別操心了,讓你爹和你曾伯伯商量吧,我相信這些在鐵漢手里都不算事兒,只要咱給他權(quán)限,他都能弄好?!?br/>
“我這個里正好歹也當(dāng)了十幾年了,村子里啥人有啥能耐,我心里清楚得很,肯定不會用錯人的?!?br/>
楊心蘭知道曾伯伯是個能干的,但事情也總得由爹爹先調(diào)度著安排下去才行啊,所以一定得把爹爹這個人給空出來。
但爹爹畢竟前半輩子都是在給別人打工,就算現(xiàn)在自家有了產(chǎn)業(yè),也并沒有自已是東家的自覺,還只想著有活他就上手干呢。
這可不行,看來還得培養(yǎng)起爹爹的大局觀,但一個人的觀念可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得慢慢來,急不得。
既然明知道這事兒不能急,楊心蘭也就把調(diào)教爹爹這事兒先放下了,繼續(xù)說起找人手的事情來。
“爹、舅姥爺,再有就是熟食鋪子那邊,得有一個平時能支撐門面的,有事能跑外聯(lián)系的男人,將來就是這鋪子的掌柜了?!?br/>
“熟食店的掌柜呀?三槐,你看賴興咋樣?”李志權(quán)略一思考,就又推了個人選出來,不愧是里正,果然對村子里的人都很熟悉。
“他從小沒了爹,就一個寡婦娘,一個妹子,娘老實巴交的,被人欺負(fù)也不敢回嘴,全靠他支撐家里的門戶呢。”
“人機靈,有眼色,腦子轉(zhuǎn)得也快,有膽識,有決斷,還不是個欺人怕事兒的,我覺得他當(dāng)掌柜的倒是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