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崇禎實(shí)在看不慣劉鴻漸的憊懶,便質(zhì)問于他,誰知這廝憋了半晌說了句話,差點(diǎn)把他氣死。
“皇上,臣擔(dān)心,功高震主??!”
崇禎聽到差點(diǎn)沒背過氣來。
他懷疑過袁崇煥,懷疑過祖大壽,懷疑過吳三桂,唯獨(dú)沒有懷疑過劉鴻漸。
因?yàn)樵谒睦铮@個家伙太懶了,給官都不做,屬于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那種。
現(xiàn)在倒好,朕沒有懷疑他,他倒是開始懷疑朕了,朕難道看起來那么像涼薄之人嗎?
還功高震主?這簡直是豈有此理!就你跑到遼東、sx溜達(dá)一圈立的那點(diǎn)功,就想震了朕?
哼,懶就是懶,哪有那許多道理!
江南乃我大明糧倉,不能再落入逆賊手中,不行,這次決不能再讓這小子偷懶,崇禎心想道。
“皇上,微臣舉薦秦老將軍!”劉鴻漸面帶笑意。
“不妥,朕覺得你去比較合適!”崇禎眼皮子一翻。
“皇上,微臣還要種紅薯!”
就知道是這樣,但劉鴻漸一點(diǎn)不敢生氣,畢竟面前的人是大明的皇上,如果把人惹毛了,免不得他還得灰溜溜去川蜀打張跑跑。
聽說那地兒山高路遠(yuǎn)坑深、窮山惡水出刁民,苦的很。
好在他知道崇禎是個講道理的皇上,講道理好啊!
“糧秣之事非我大明要事,番薯可以交由嘉疏署的官員種植,江南乃是我大明糧倉,萬萬不得有失,佑明,必須你去朕才放心!”
崇禎很認(rèn)真,這關(guān)乎到大明的存亡。
黃得功很詫異,詫異于身邊年輕的安國候竟如此得圣眷,皇上喊的啥,不是安國候,也不是劉鴻漸,而是表字。
他雖然粗俗,但也知道喊人字的,要么是親朋好友,要么就是尊敬。
“非也皇上,在微臣看來這糧秣之事恰恰才是大明的重中之重,那些百姓為啥跟著高迎祥干、跟著李自成干,又跟著張獻(xiàn)忠干?
因?yàn)楦麄兡艹燥栵埌。∮辛思Z食吃,咱大明的百姓誰還愿意去干顛沛流離、朝不保夕的勾當(dāng)?
至于嘉疏署嘛,他們會種土豆、番薯嗎?他們知道怎么育種、怎么育苗,怎么提高產(chǎn)量,怎么推廣嗎?”
劉鴻漸也很認(rèn)真,這關(guān)乎到他要不要去川蜀吃土。
“只要給臣半年時間,等第一季的土豆番薯有了產(chǎn)量,大明百姓得了實(shí)惠,皇上便再不必為流寇煩心了。
再者說,皇上,若要南下除賊,賊兵勢大而大明兵力匱乏,勢必還要派京營前去,派的少了沒用,派的多了這京城可就空虛了。
微臣可不是光種紅薯,關(guān)鍵時刻,微臣可是會與皇上、與大明共存亡的!”
言下之意,沒了京營兵,若遼東有了閃失,京城便危矣,你把俺派到那鳥到處拉屎的地方,誰給你守城?
崇禎聽完心中想想,覺得這小子說的也是實(shí)在話,大明不僅缺糧,還缺兵啊!
但如此便被一個年輕人辯駁回去,實(shí)在太沒面子,崇禎扭頭不言語。
“皇上,臣其實(shí)也想去江南轉(zhuǎn)轉(zhuǎn),聽說那邊不僅富饒,而且美女如云……”
“放肆!朕將如此重要之事托付于你,你這豎子,竟然想著這些事,真是胸?zé)o大志!”
若身邊沒有老黃,自己如此直白的反駁,崇禎應(yīng)該不會如此生氣,畢竟平時便放肆慣了,為了給崇禎臺階下,劉鴻漸只得自己找罵。
唉,真是伴君如伴虎??!
“嘿嘿,皇上說的是,臣也覺得自個很沒出息,只想著在家陪陪老婆孩子,哦,臣還沒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