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明朝初期名將,曾跟隨明成祖朱棣南征北戰(zhàn)立功無數(shù),累軍功至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加太子太傅,封成國公,世襲罔替。
自大將朱能起,到明朝末年成國公一脈承襲了十二代到了朱純臣手里。
朱純臣的小日子像其他的世襲勛貴一樣過得十分舒坦,雖然都督府早已失去參政、議政的權(quán)力,但這并不影響都督府的老爺們撈錢。
五軍都督府仍掌管著大明上百萬軍戶,當然這只是賬面上的數(shù)字,大多數(shù)的軍戶早已跑了個屁的。
也不是沒有人知道這其中的貓膩,但誰不知道崇禎向來很偏袒這些開國功臣們的后代,且朱純臣也不是省油燈的燈,敢于彈劾他不法的官員都被他利用各種手段拉下了臺。
以至于即使朝廷已經(jīng)捉襟見肘,也無人管五軍都督府這吃力不討好的的破事。
作為中軍都督府的左都督,朱純臣幾乎什么都不用做,每月只下屬的孝敬就讓朱老頭笑開了花。
朱純臣胸無大志,除了撈錢外,最大的愛好就是買地,在他認為只有土地才是最實在的東西,坑蒙拐騙搶,為了霸占更多的土地無所不用其極,據(jù)說這是祖?zhèn)鞯摹?br/> 李邦華來到中軍都督府前廳,說出來意后下人去通傳,可過了半晌也沒見朱純臣出來,早看不慣這些懶散勛貴作風的李邦華倔脾氣一下子就來了。
沖進都督府后院就是一通發(fā)脾氣,搞的正在蹲坑的朱純臣倍感侮辱,這幾年來,從來沒有人敢在他的都督府里這般囂張,于是乎提上褲子就跟李邦華罵了起來。
李邦華也是個暴脾氣,畢竟你是來辦事的,再有氣也得忍著先把事辦成不是?
朱純臣乃世襲的武將,俗稱大老粗,沒啥文化,一口一個老匹夫、臭老頭,嗓門又大,直把老尚書罵的渾身哆嗦。
眼見朱純臣那般囂張無禮,李邦華更是指桑罵槐、含沙射影、不帶臟字的把朱純臣劈了個體無完膚。
論嘴上功夫朱純臣哪兒是文臣的對手,來來回回就那兩句眼見沒啥效果,抄起袖子就準備上手。
好在底下的都督府下級官員趕緊拉住了他們的領(lǐng)導(dǎo),開玩笑,兵部尚書李邦華都七十多了,這一拳頭非把老頭干趴下不可,事兒鬧大了成國公也許沒事,倒霉的必然是他們。
底下人好一頓勸,恢復(fù)冷靜的李邦華這才說明來意,朱純臣聽說眼前這老頭讓他發(fā)布征兵令,且還要以脫離軍籍來提高百姓的征兵積極性,冷笑了一聲,一點面子不給斷然回絕。
開玩笑!動老子的利益,不送禮賠笑臉也就罷了,還敢罵老子,真以為怕了你們這些鳥文臣?
一頓挖苦后,不僅老尚書火氣大發(fā),連跟隨前去的兵部右侍郎王家彥也受不了面前之人的刻薄,哪兒還管你是什么國公,撩起袖子就是干。
都督府的人也不是吃素的,雙方官員就在都督府的后院動起手來,下人們也不敢插手,眼見場面控制不住了,兵部隨行人員只好前去劉府請劉鴻漸。
得知消息的劉鴻漸大吃一驚,隨即帶上牛大棒槌就去了錦衣衛(wèi),拉上一票好手直奔都督府,一路上還在咒罵著朱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