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大夏上至女帝,下至紫袍供奉文武百官也沒有料到,國師與釋能的佛法之辯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陷入僵局。
不過一問一答之后,一句話讓雙方徹底陷入沉默。
一同沉默的,還有心中一片迷糊的圍觀眾人。
“國師與釋能首座,是在打什么啞謎嗎?”
“莫非他們的對話之中已經(jīng)開始暗藏玄機(jī),只是我們沒能參悟其中的道理?”
“那現(xiàn)在到底是誰占上風(fēng)?”
“國師只不過重復(fù)了釋能的回答,便讓漫天異象擴(kuò)散。
如此局面,必定是國師占據(jù)了上風(fēng)!”
“閣下言之有理?!?br/> ......
文武百官與紫袍供奉間,或是竊竊私語,或是神識傳音爭論不休。
見到如此情況,女帝并沒有做出任何表態(tài)。
盡管臉上沒有顯露出任何異樣,但那雙死死鎖定聚仙臺之巔的鳳目卻傳達(dá)了女帝此刻內(nèi)心的情緒。
之前大夏連輸兩場,受到西方佛門的沖擊氣運衰敗,已成王朝頹勢。
作為主持一切之人,她難道就不緊張,不想將眼前這位持戒金剛擊殺在皇城之內(nèi)嗎?
她比誰都想!
但是作為大夏女帝,她必須要展現(xiàn)出足以無視失敗的漠然用來威懾環(huán)視的群狼。
一旦顯露軟弱的一面,失敗之后瘋狂的一面,迎接她的將會是群狼的撕咬。
現(xiàn)在,釋能主動挑起第三場爭斗,與國師論述佛與法。
這一步,已經(jīng)將大夏徹底逼到了懸崖邊上。
進(jìn)一步則反將一軍絕地翻盤,退一步則墜入深淵再無翻身之力。
“不論你所發(fā)生的變化,究竟是外來影響還是刻意藏拙。
但還是請你以國師的身份,庇護(hù)這座搖搖欲墜的王朝吧!”
女帝美眸之中帶著一絲期冀,看向那絕顛之上的謫世仙人,腦海之中仿佛映照著半月之前,那俊逸無比的謫仙人輕描淡寫間說出破佛二策時的畫卷。
“可惜,未能從國師手中得知上策究竟為何。”
女帝心中嘆息道。
就在這時,一片寂靜的天穹之上突然響起那仿佛帶著生死輪回之意的蒼老語調(diào)。
“不是我的佛?
莫非你已經(jīng)敗在了那個名為玄慧的小和尚手中,相信了他的明性見佛的說法?”
蒼老的話語之中,嘲諷之意毫不掩飾。
“西方佛門不是講究諸相皆虛,諸果源因?
我說出了這世間唯一的佛陀,你卻告訴我這不是我的佛,難不成身為佛門弟子的你不認(rèn)可唯一之佛的理念?”
聲聲話語如利刃般,朝著那盤膝而坐的老僧?dāng)芈洹?br/> 釋能老僧身后,數(shù)十名武僧弟子臉色頓時一白。
他們很清楚,唯一佛陀乃是西方佛門的佛法之根基,釋能若是無法從沈渺的辯駁之中走出,必定會佛心受創(chuàng)。
強(qiáng)者之間的佛法之辯與道心之辯,絲毫不亞于一場激烈的交手,甚至尤有甚之。
然而十分出人預(yù)料,面對如此言辭激烈的反駁,盤坐在地上的釋能老僧卻沒有進(jìn)行任何反駁。
“我佛以大慈大悲之意普度眾生,又何懼心象顯化?
佛陀布法世間何止億萬,自然是容得下他心之佛。